朝廷归叛将,关塞失签军。
铜马犹逋命,沙虫亦占群。
上心存庙略,兵气乱天文。
谁挽斜河水,通宵洗赤氛。
朝廷归叛将,关塞失签军。
铜马犹逋命,沙虫亦占群。
上心存庙略,兵气乱天文。
谁挽斜河水,通宵洗赤氛。
这首诗描绘了叛乱平定后,朝廷收复失地,但边关仍然动荡不安的景象。诗人以“朝廷归叛将,关塞失签军”开篇,点明了局势的复杂与紧张。接着,“铜马犹逋命,沙虫亦占群”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叛乱余党和边境的不宁之象,暗示了叛乱虽被平定,但隐患犹存。
“上心存庙略,兵气乱天文”则表达了君主深谋远虑,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混乱依然影响着天象,暗含了战争对社会秩序和自然和谐的破坏。最后,“谁挽斜河水,通宵洗赤氛”一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彻底清除战争遗留问题,恢复和平的愿望,同时也隐含了对实现这一目标的无奈和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战后社会的动荡与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重建的热切期盼。
移得绿杨栽后院。
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
不比灞陵多送远。
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
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
分付与春休细看。
条条尽是离人怨。
忆郎还上层楼曲。
楼前芳草年年绿。
绿似去时袍。
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
颜色非长久。
惜恐镜中春。
不如花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