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承恩诏许还山,又被虚名繫一官。
每向班行嗤老丑,空耽典籍尚寒酸。
妨贤政自惭公论,窃禄能无愧素餐。
早晚还应乞身去,石田茅屋伴清欢。
已承恩诏许还山,又被虚名繫一官。
每向班行嗤老丑,空耽典籍尚寒酸。
妨贤政自惭公论,窃禄能无愧素餐。
早晚还应乞身去,石田茅屋伴清欢。
这首诗名为《述怀》,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首联“已承恩诏许还山,又被虚名繫一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本已得到朝廷的恩准,可以回归山林,享受自然之乐,却因虚名和官职的束缚,不得不继续留在官场,无法如愿以偿。
颔联“每向班行嗤老丑,空耽典籍尚寒酸”揭示了诗人对官场同僚的不屑和对自己处境的自嘲。他常常在官场中嘲笑那些老朽丑陋之人,同时自己也沉浸在书本之中,但生活依旧贫困,显得有些滑稽。
颈联“妨贤政自惭公论,窃禄能无愧素餐”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的反省和道德上的自责。他认为自己的存在可能妨碍了贤能之人的晋升,对公众舆论感到羞愧;同时,作为官员领取俸禄,却未能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内心充满愧疚。
尾联“早晚还应乞身去,石田茅屋伴清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他期待着早日辞官归隐,过上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石田茅屋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