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银河,苔生雁足,汉宫旧制谁见。
照破秋心,抛残烛泪,最怕黄昏庭院。长门雁过。
多分是、不胜清怨。记否巴山同话,西窗那回曾剪。
幽闺夜阑人远。只影儿、与伊相伴。
挑落金虫红粟,钗头犹颤。听尽梧桐疏雨。
正斜倚、熏笼梦处断。帘罅风来,一星微闪。
灰烬银河,苔生雁足,汉宫旧制谁见。
照破秋心,抛残烛泪,最怕黄昏庭院。长门雁过。
多分是、不胜清怨。记否巴山同话,西窗那回曾剪。
幽闺夜阑人远。只影儿、与伊相伴。
挑落金虫红粟,钗头犹颤。听尽梧桐疏雨。
正斜倚、熏笼梦处断。帘罅风来,一星微闪。
这首清代词作《天香·秋灯》由孙荪意所作,以灰烬银河和苔藓雁足为引,描绘了一幅深秋宫廷废墟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照破秋心"四字,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愁思,而"抛残烛泪"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哀伤。"长门雁过"暗指失宠女子的境遇,她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交织在一起,增添了无尽的清怨。
"巴山同话,西窗那回曾剪"勾勒出昔日共度的美好时光,与如今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进入深夜,词人笔触转向闺房内的景象,"只影儿、与伊相伴"写出了主人公的孤独,连金虫的振翅声和钗头的颤动都显得格外触动人心。
"听尽梧桐疏雨"描绘了秋夜的风雨声,更添凄凉。"斜倚熏笼梦处断"写词人沉浸在梦境中,却被风雨声打断,暗示了现实与梦境的落差。最后,"帘罅风来,一星微闪"以自然景象收尾,象征着主人公内心深处的一丝希望或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以及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时危短吾裾,薄游东昆野。
有唐将军茔,肃肃风露下。
木叶金甲动,土花碧血洒。
居然神兵栖,夜思石驎马。
二蛇顾首尾,势若无禦者。
当时阵或然,威福巫得假。
灵乌拂人首,疏火散村社。
湠湠娄江波,壮怀托申写。
幕下貔貅十万人,幕中宾客罕同伦。
挥戈略阵天回日,点烛论兵夜向晨。
禾水衣冠仍草草,星源文物故彬彬。
知君剩有安边策,定约重来立要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