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倦凭栏,槐阴正午。榴花窗外飘红雨。
闲将彩线绾离愁,谁怜枉结同心缕。
竹影摇凉,荷风拂暑。年年此日偏羁旅。
旧时飞燕到帘西,含愁祗对愁人语。
绣倦凭栏,槐阴正午。榴花窗外飘红雨。
闲将彩线绾离愁,谁怜枉结同心缕。
竹影摇凉,荷风拂暑。年年此日偏羁旅。
旧时飞燕到帘西,含愁祗对愁人语。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夏日午后独自凭栏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首句“绣倦凭栏,槐阴正午”,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慵懒、宁静的氛围。绣花劳作后的女子,倚靠在栏杆上,享受着槐树浓密的树荫带来的清凉。正午时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层次感。
接着,“榴花窗外飘红雨”一句,以榴花的盛开和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红雨般的花瓣随风飘散,既美丽又略带凄凉,仿佛是女子心中无尽的离愁别绪的外化。
“闲将彩线绾离愁,谁怜枉结同心缕”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女子手中拿着彩线,试图将心中的离愁编织成结,但这种努力显得徒劳且无助。她不禁自问,又有谁能理解并怜悯自己这番苦心呢?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也暗含了对命运无奈的感慨。
“竹影摇凉,荷风拂暑”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竹林中的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荷叶上的清风则吹走了炎热,带来了丝丝凉意。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映射出女子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渴望。
最后,“旧时飞燕到帘西,含愁祗对愁人语”以燕子的回归作为收尾,燕子本是春天的使者,如今却在夏末秋初之时归来,让女子想起往昔的美好时光,不禁更加深了内心的愁绪。她对着燕子诉说自己的忧伤,似乎只有这些不言而喻的生灵能理解她的心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
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
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
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
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
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秋色净如洗,南极瑞光多。
秦驻山中隐者,弧矢挂烟萝。
野老敲门看竹,珍重主人留客,呼酒泻金荷。
为问春秋多少,笑道明年六十,勋业竟蹉跎。
万钟禄,千驷马,待如何。
洛阳城市,又看荆棘卧铜驼。
且喜阶前玉树,五色*雏俱好,把此瑟琴和。
一曲华胥引,双鬓雪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