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浩渺不胜秋,携榼凭阑问旧游。
箫管画船催急雨,烟波皓月起中流。
鹤归知靖孤山墓,钟响南屏古寺楼。
此日相逢聊尽醉,不须重论昔时愁。
湖光浩渺不胜秋,携榼凭阑问旧游。
箫管画船催急雨,烟波皓月起中流。
鹤归知靖孤山墓,钟响南屏古寺楼。
此日相逢聊尽醉,不须重论昔时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湖上酒楼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秋色之美,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首句“湖光浩渺不胜秋”,开篇即以“浩渺”二字勾勒出湖面广阔无垠的景象,加之“不胜秋”三字,既点出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接下来,“携榼凭阑问旧游”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携酒登楼,凭栏远眺,追忆往昔的情景,充满了怀旧之情。
“箫管画船催急雨,烟波皓月起中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静谧的箫声与画船的动与急雨的疾结合,与远处皓月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形成鲜明对比,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光影交织的美妙画面,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
“鹤归知靖孤山墓,钟响南屏古寺楼”两句,借鹤归孤山墓和钟声回荡于古寺楼间,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最后,“此日相逢聊尽醉,不须重论昔时愁”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此刻尽情欢饮,忘却往日忧愁的心境,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湖光秋色的描绘,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我为怀玉人,不踏怀玉路。
非因访仙懒,自畏触崄去。
闻君兄弟往,勇决不少顾。
念将摄衣从,欲行却回虑。
人云山峰高,白日蔽烟雾。
况方迫穷冬,我褐犹未具。
虽欣陟幽遐,政恐成疾痼。
以兹不暇游,心与飞云溯。
君还得新作,快读喜莫喻。
上言道傍见,次及岩下趣。
恨无龙眠手,按此摅毫素。
昔君家兴公,曾为海山赋。
至今斯文名,殆将压彪固。
凄凉禅月踪,牢落高人住。
得君为著眼,草木应亦豫。
好事俨上人,方集山中故。
并当收君诗,在在神物护。
卜居面势隘,附山枕林麓。
旷瞻既无地,何以慰羁束。
昏昏半月雨,候应黄梅熟。
晨兴更凉冷,转午增蒸溽。
山蝉苦见聒,声乱非丝竹。
病夫不耐事,颇复伤烦促。
缅怀江湖旧,历历梦能续。
谁与具扁舟,我被立可襆。
试仰元戎贵,还瞻簿领卑。
居间凡几级,其势可悬知。
屡进黄堂拜,夙蒙青眼期。
筵华纷餍饫,饮剧听淋漓。
既纳违离谒,并颁道路资。
间令叩斋阁,礼谢历阶墀。
披豁忘名位,高深讵测窥。
忧人多语政,馀事亦论诗。
似欲徵凡作,何胜枉誉辞。
更成湖上集,仍厕幕中奇。
七字昔灵鹫,吾言今总持。
流传久已困,收收尚无遗。
自省才惟薄,难堪德过仪。
受之增踧踖,见者亦惊疑。
暂尔休行役,于焉纪谢私。
钓竿如可把,悬榻定除丝。
只道浑无雪,那知待得春。
人情聊自慰,造物信如神。
凶旱拘常数,乾坤本至仁。
麦迟犹可种,米贱况多陈。
问我官居趣,还如宿昔贫。
未能忧簿领,长苦计刍薪。
对此得无感,慨然成久颦。
更闻江左弟,仍困甑中尘。
前岁公开府,邻疆我适移。
山坳深遣戍,斋阁远投诗。
去国哀王粲,逢人说项斯。
春秋其我罪,观过可仁知。
流转今初定,保持端自谁。
笔难穷记牍,礼欲簉宾墀。
累日方求棹,传闻遽解龟。
只云那有是,及此信无疑。
春事峥嵘际,农工劝相时。
吾曹一身计,父母百年思。
雁渚新浮绿,杨堤亦袅丝。
兹时系船地,异日寄书期。
学道安时顺,馀寒近酒宜。
临分意无尽,公尔岂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