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古木修篁图为黄学士宗豫赋》
《题古木修篁图为黄学士宗豫赋》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古风

银河八月仙槎影,丹穴千年翠凤毛。

何人写入画图里,便觉气势凌云高。

高堂素壁净如拭,对此令人心独逸。

炉烟茗碗清昼闲,满地绿阴凉瑟瑟。

风霜摇落百草枯,老干直挺青珊瑚。

日暮佳人倚空谷,翠袖天寒谁与徒。

昔年曾过洪崖麓,乔木疏林绕修竹。

紫髯逢着古仙人,邀我山中骑白鹿。

白鹿呦呦南涧滨,石床丹灶至今存。

当时采药遗踪迹,此日看图劳梦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木修篁图的生动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作中的自然之美和历史之韵。

首句“银河八月仙槎影”,以银河为背景,八月的夜晚,仙槎(传说中仙人的船)在银河中留下影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丹穴千年翠凤毛”则将视线转向画中的丹凤,其羽毛翠绿,历经千年仍保持鲜艳,象征着生命力的永恒与高贵。

“何人写入画图里,便觉气势凌云高”,诗人赞叹画师的技艺,使观者仿佛能感受到画中景物的磅礴气势,如同直冲云霄。接下来的“高堂素壁净如拭,对此令人心独逸”,描述了观赏画作时的环境,高雅的厅堂,洁白的墙壁,营造出宁静而脱俗的氛围,让人心灵得到释放。

“炉烟茗碗清昼闲,满地绿阴凉瑟瑟”,进一步描绘了观画时的悠闲时光,炉烟袅袅,茶香四溢,绿荫覆盖,凉意袭人,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意境。随后的“风霜摇落百草枯,老干直挺青珊瑚”,通过对比,强调了画中古木的坚韧与生机,即使在严冬风霜中,依然挺拔如珊瑚。

“日暮佳人倚空谷,翠袖天寒谁与徒”,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空旷山谷中倚靠,穿着翠绿色的衣袖,面对寒冷的天气,似乎在等待或思念着什么,增添了几分情感的深度。最后,“昔年曾过洪崖麓,乔木疏林绕修竹”,回忆起过去经过洪崖山麓的情景,那里有高大的树木、稀疏的树林环绕着修长的竹林,充满了神秘与古朴的气息。

“紫髯逢着古仙人,邀我山中骑白鹿”,诗人想象自己遇到了一位长着紫色胡须的仙人,被邀请在山中骑着白鹿,这不仅体现了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画作中蕴含的超凡脱俗之感。

“白鹿呦呦南涧滨,石床丹灶至今存”,描述了白鹿在南涧边的欢快叫声,以及石床上留下的丹灶痕迹,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当时采药遗踪迹,此日看图劳梦魂”,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画中所展现的历史场景和自然风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画作艺术魅力的感慨,让人不禁沉醉于其中,仿佛置身于那遥远而又神秘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古木修篁图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历史之韵以及艺术家的匠心独运,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艺术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云谷合记事目效俳体戏作三诗寄季通·其一

云关须早筑,基趾要坚牢。

栽竹行教密,穿池岸欲高。

乘春移菡萏,带雪觅萧椮。

更向关门外,疏泉斩乱蒿。

(0)

雪消溪涨山色尤可喜口占

头上琼冈出旧青,马边流水涨寒汀。

若为留得晶莹住,突兀长看素锦屏。

(0)

寄赵帐干

晦明风雨朝朝出,远近高低寺寺行。

汉体八分唐七字,王孙题处总关情。

(0)

醉后苦热狂吟

休说唐装与晋装,一丝不挂谩风狂。

登枝解衵不快意,脱帽露顶犹寻常。

我生惮暑老益甚,束缚冠屦如以桎梏置我旁。

安得天风吹上雪山顶,凭陵大叫呼彼苍。

下臣尘世热欲死,愿借三冬塞空之白雪,十月陨物之繁霜。

阴崖已冻裂复裂,草木禽兽颠且僵。

此时天上天下无暑气,姜子夜半独立方清凉。

(0)

寿太师益公·其三

向来群议几纷纭,决策和戎断若神。

谈笑之间了天下,诚方前古有何人。

(0)

臧县尉挽诗

共在乡人后,相高君子前。

家声郜大鼎,利器楚龙渊。

不相买臣贵,竟传梅福仙。

只令空渍酒,落笔更悽然。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