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尚书挽诗二首·其二》
《黄尚书挽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嗣对膺图日,群生望治时。

忽闻公已病,相顾事堪疑。

竟作堂堂去,空书咄咄词。

眼中衰剉尽,持底送灵輀。

(0)
翻译
每日面对国事图谋,众生期待安定之时。
忽然听说您已病重,相互对视,心中充满疑惑。
最终您威严离去,只留下严厉的遗言。
眼中的锐气和精力已消磨殆尽,拿什么来送别您的灵柩呢?
注释
嗣:接续,继承。
对:面对。
膺:承担,肩负。
图:谋划,规划。
日:每天。
群生:众人,百姓。
望治:期待治理,盼望太平。
忽闻:突然听到。
公:指尊称,这里指官员。
已:已经。
病:疾病。
相顾:相互看,面面相觑。
事堪疑:事情令人疑惑。
竟:最终,竟然。
堂堂:威严的样子。
去:离开。
咄咄词:严厉或责备的话。
眼中:眼中所见。
衰剉:衰弱,消磨。
尽:完,没有了。
持底:拿什么,有什么。
送灵輀:送别灵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黄尚书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黄尚书突然病逝的震惊和哀悼之情,以及对国家治理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膺图"象征着肩负重任,"群生望治时"反映了人们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忽闻公已病,相顾事堪疑"写出了听到黄尚书病重消息时的不安和疑惑。"竟作堂堂去"感叹其壮志未酬就离世,"空书咄咄词"则暗示了黄尚书或许有未竟之言未能留下。最后两句"眼中衰剉尽,持底送灵輀"表达了诗人对黄尚书去世的悲痛和无尽的哀思,以及对逝者遗体的悲凉送别。整体上,这是一首情感深沉、哀婉的挽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木犀二绝句·其二

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作秋光。

吹残六出犹馀四,匹似天花更著香。

(0)

为崇辨法沄师作林野二大字

天下何人不爱官,弃官出世古今难。

向来一觉钧天梦,便作林居野处看。

(0)

山店松声二首·其二

松本无声风亦无,适然相值两相呼。

非金非石非丝竹,万顷云涛殷五湖。

(0)

小泊新丰市

也知小倦泊楼船,何苦争先柳岸边。

须把碧篙摇绿净,舟人不惜水中天。

(0)

大儿长孺同罗时清寻凉盐桥

灯火希疏夜向中,追凉只与热相逢。

意行行到新桥上,两岸无人四面风。

(0)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其三

淮山脚下大江横,御柳梢头绛阙明。

览尽山川更城郭,雨花台上太奇生。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