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坐》
《午坐》全文
明 / 石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松韵洒寒发,清风销积怀。

似难芟恶草,无可障狂霾。

湖海书频滞,山林愿未谐。

知音不相待,明月满秦淮。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午坐》,是明代诗人石宝所作。诗中以松韵、清风、湖海、山林、明月等自然景象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松韵洒寒发,清风销积怀”描绘了一幅冬日里松树轻摇,松针洒落,清风吹过,消散心中积郁的画面。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松韵和清风赋予了情感色彩,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绪被自然界的美好所抚慰。

颔联“似难芟恶草,无可障狂霾”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恶草象征着社会中的种种不公与邪恶,狂霾则是指混乱与动荡的社会环境。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试图清除社会不公、阻挡社会动荡的努力,但似乎难以实现。

颈联“湖海书频滞,山林愿未谐”转而描述了诗人在寻求理想与实现愿望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湖海代表广阔的世界,书频滞意味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山林则是诗人向往的宁静与自由之地,但愿望未能如愿以偿。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尾联“知音不相待,明月满秦淮”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与失落。知音在这里象征理解与支持,明月满秦淮则营造出一种孤独而美丽的意境。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如此美好的夜晚,也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声,表达了深深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挣扎。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

作者介绍

石宝
朝代:明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猜你喜欢

因览仰山小释迦语成唱道二首·其二

一念全超旷劫初,玉人端坐白牛车。

往来历尽傍参妙,回首途中物物渠。

(0)

赠东坡

君能识我汤泉句,我却爱君三峡诗。

道得可咽不可漱,几多诗将竖降旗。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一○○

大藏小藏,尽从者里流出。

放去千灯万焰,收来一月当天。

只如不收不放一句作么生判断,上元定是正月半。

(0)

赞三十六祖颂·其五

提多迦初生,光超日月灯。

山顶泉迸涌,此路少人行。

(0)

偈颂五首·其五又答前人

南山北岭如父母,张三李四皆佛祖。

随时只个无著相,许你住山一鈯斧。

(0)

偈颂三十首·其三十

出家无易事,了道亦非难。

各自要努力,如人担上山。

累劫负偿命,此生莫等闲。

遇时若不顺,展转落雠关。

佛与人方便,度人及登山。

布身而填险,为众代艰难。

荷担如来者,莫道不当番。

汝逆和尚顺,明朝报愈艰。

汝见有福者,拥从物如山。

在处皆如是,因修得世间。

若争人我相,不如快下山。

若酬自己债,岂用学烧丹。

相逢无别有,动不是风幡。

前后都还却,独坐大雄山。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