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根道院》
《刘根道院》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仙去久不返,遗宫仍倚嵩。

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

山晓水聚树,秋深霜影空。

它年结庐地,千古想真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gēndàoyuàn
sòng / xùn

xiānjiǔfǎngōngréngsōng

zhōngbáiyúnyóuyǐn绿máowēng

shānxiǎoshuǐshùqiūshēnshuāngyǐngkōng

niánjiéqiānxiǎngzhēnfēng

翻译
仙人离去已久未归,遗留的宫殿依旧倚靠嵩山。
始终怀疑那白云缭绕的房屋,是绿毛翁隐居的地方。
清晨山色与积水映照树木,秋意渐浓,霜影空明。
遥想未来在此筑屋居住,千年之后,仍能感受他的高尚风范。
注释
仙去:指仙人离开。
久不返:长时间没有回来。
遗宫:遗留的宫殿。
倚嵩:依靠嵩山。
白云屋:云雾缭绕的房屋,可能象征仙人的居所。
绿毛翁:传说中的仙人,形象可能带有绿色的毛发。
山晓:清晨的山景。
水聚树:积水映照树木。
秋深:秋季已深。
霜影空:霜色倒映在空中。
它年:未来某时。
结庐地:建造房屋的地方。
千古想:千百年来怀念。
真风:高尚的品格或风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寻仙境的意境。开篇“仙去久不返,遗宫仍倚嵩”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景象的描摹,那个“仙”去了很久没有回来,而留下的宫殿依然倾靠在高耸的山峦之上。接下来的“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则是诗人对仙境的想象,将仙人的住所比喻为白云之中,仙人的形貌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到可能披着绿色长发的人。

中间两句“山晓水聚树,秋深霜影空”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荒凉的自然景象。早晨的山林里,水流汇聚在树木之间,而到了秋季,寒冷的霜冻使得影子显得异常清晰且孤寂。

最后两句“它年结庐地,千古想真风”表达了诗人对远古时代仙人的居所——庐地的向往,以及对那份超凡脱俗的“真风”的永恒追求。这里的“真风”不仅是自然界的清风,更有着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仙境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贾客词

朝发宜都渚,北风吹五两。

船头各浇酒,月下齐荡桨。

(0)

降夕咏怀二首·其一

白屋多强仕,朱门屈壮夫。

万端皆落后,不独是屠苏。

(0)

贞寿堂诗

白璧易为玷,寡居少完节。

宛宛令母仪,娟娟抱幽洁。二十失所天,中道遭卼?。

秉心靡他适,誓死弗回折。

高堂何巍巍,翠柏凌霜雪。

遐龄介眉寿,莫景耀黄发。

有子足侍养,有孙足娱悦。

堂前綵衣舞,堂上旨甘列。

懿德及乡闾,清风敦阀阅。

载诵柏舟诗,永言播贞烈。

(0)

元宵侍宴万岁山·其五

诏书已下息黎元,远迩欢忻戴颂言。

节序适逢端正月,阳春偏感圣明恩。

三山瑞彩明黄道,五纬华星绕紫垣。

敬效嵩呼祝当宁,太平天子万年尊。

(0)

代德遵送严士正赴江阴训导

之官辞玉阙,送别傍金台。

暂驻城阴骑,同倾柳下杯。

念离俱缱绻,欲发更徘徊。

远树青如荠,春波绿胜苔。

路驰兼水陆,舟汎历沿洄。

之子儒家秀,前贤世德培。

羽仪明鸑鷟,器质抱琼瑰。

圣代蜚腾早,亨衢特达开。

三吴推道院,百里富英才。

习礼延陵邑,谈诗匡鼎来。

道存人自化,意澹俗无猜。

此去应相忆,题书寄雁回。

(0)

奉和诸社长小园看牡丹枉赠之作·其一

露滋绣萼弄轻寒,把酒同君带笑看。

忆昔汉宫人去远,阿谁今倚玉阑干。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