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去久不返,遗宫仍倚嵩。
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
山晓水聚树,秋深霜影空。
它年结庐地,千古想真风。
仙去久不返,遗宫仍倚嵩。
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
山晓水聚树,秋深霜影空。
它年结庐地,千古想真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寻仙境的意境。开篇“仙去久不返,遗宫仍倚嵩”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景象的描摹,那个“仙”去了很久没有回来,而留下的宫殿依然倾靠在高耸的山峦之上。接下来的“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则是诗人对仙境的想象,将仙人的住所比喻为白云之中,仙人的形貌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到可能披着绿色长发的人。
中间两句“山晓水聚树,秋深霜影空”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荒凉的自然景象。早晨的山林里,水流汇聚在树木之间,而到了秋季,寒冷的霜冻使得影子显得异常清晰且孤寂。
最后两句“它年结庐地,千古想真风”表达了诗人对远古时代仙人的居所——庐地的向往,以及对那份超凡脱俗的“真风”的永恒追求。这里的“真风”不仅是自然界的清风,更有着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仙境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深切向往。
白璧易为玷,寡居少完节。
宛宛令母仪,娟娟抱幽洁。二十失所天,中道遭卼?。
秉心靡他适,誓死弗回折。
高堂何巍巍,翠柏凌霜雪。
遐龄介眉寿,莫景耀黄发。
有子足侍养,有孙足娱悦。
堂前綵衣舞,堂上旨甘列。
懿德及乡闾,清风敦阀阅。
载诵柏舟诗,永言播贞烈。
之官辞玉阙,送别傍金台。
暂驻城阴骑,同倾柳下杯。
念离俱缱绻,欲发更徘徊。
远树青如荠,春波绿胜苔。
路驰兼水陆,舟汎历沿洄。
之子儒家秀,前贤世德培。
羽仪明鸑鷟,器质抱琼瑰。
圣代蜚腾早,亨衢特达开。
三吴推道院,百里富英才。
习礼延陵邑,谈诗匡鼎来。
道存人自化,意澹俗无猜。
此去应相忆,题书寄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