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宾风雅似陈徐,共向苏门乐隐居。
闲径苔痕新雨后,小栏桐影早秋初。
读书志欲同君实,献赋心还鄙《子虚》。
更有述怀新句好,赠予郑重比琼琚。
主宾风雅似陈徐,共向苏门乐隐居。
闲径苔痕新雨后,小栏桐影早秋初。
读书志欲同君实,献赋心还鄙《子虚》。
更有述怀新句好,赠予郑重比琼琚。
这首清代于卿保的《和许赤城立秋感怀》诗,以风雅的主宾关系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文人墨客在苏门隐居的闲适画面。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着雨后新绿的小径和初秋桐影,寓含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闲径苔痕新雨后"一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雨后小径的清新与宁静,而"小栏桐影早秋初"则进一步点明时令,烘托出早秋的凉爽与诗意。诗人以“读书志欲同君实”表达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朋友志同道合的期望,同时自谦地表示自己的献赋之心虽在,但更倾向于质朴而非华丽,如《子虚赋》般繁复。
最后,诗人以“更有述怀新句好,赠予郑重比琼琚”收尾,表达了对新创作诗句的自信,并将赠予友人的诗句视为珍贵的礼物,寓意深厚友谊如同美玉般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
青苔地上消残暑,绿树阴前逐晚凉。
轻屐单衫薄纱帽,浅池平岸庳藤床。
簪缨怪我情何薄,泉石谙君味甚长。
遍问交亲为老计,多言宜静不宜忙。
窗间睡足休高枕,水畔闲来上小船。
棹遣秃头奴子拨,茶教纤手侍儿煎。
门前便是红尘地,林外无非赤日天。
谁信好风清簟上,更无一事但翛然。
夜梦上嵩山,独携藜杖出。
千岩与万壑,游览皆周毕。
梦中足不病,健似少年日。
既悟神返初,依然旧形质。
始知形神内,形病神无疾。
形神两是幻,梦寤俱非实。
昼行虽蹇涩,夜步颇安逸。
昼夜既平分,其间何得失?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
夜半秋暗来,万年枝袅袅。
炎凉递时节,钟鼓交昏晓。
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
素餐无补益,朱绶虚缠绕。
冠盖栖野云,稻粱养山鸟。
量力私自省,所得已非少。
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
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泥污,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来不得地,憔悴府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