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家园,竹多屋、水还多竹。
那更是,千峰凝翠,一溪凝绿。
多谢故人相问讯,奚奴步步收珠玉。
叹暮林、飞鸟也知还,寻归宿。遍历了,岳与牧。
享过了,官与禄。算平生万事,尽无不足。
争奈乞身犹未可,只缘欠种清闲福。
想瞿硎、仙子亦相思,山之隩。
回首家园,竹多屋、水还多竹。
那更是,千峰凝翠,一溪凝绿。
多谢故人相问讯,奚奴步步收珠玉。
叹暮林、飞鸟也知还,寻归宿。遍历了,岳与牧。
享过了,官与禄。算平生万事,尽无不足。
争奈乞身犹未可,只缘欠种清闲福。
想瞿硎、仙子亦相思,山之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满江红·其十七》。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家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回首家园,竹多屋、水还多竹。” 这几句设定了一种宁静而丰富的自然环境。竹和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竹代表坚韧不拔,水则象征流动与宽广。在这里,它们共同构建出一个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画面。
“那更是,千峰凝翠,一溪凝绿。” 这里诗人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家园的美好。千峰和一溪都形象地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动,它们仿佛凝固成了永恒的绿色。
“多谢故人相问讯,奚奴步步收珠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关心的感激之情。奚奴在这里象征着珍贵和精致,步步收珠玉则是说朋友的关怀如同拾取宝石一般,让人感到温暖。
“叹暮林、飞鸟也知还,寻归宿。” 这里诗人通过对晚间森林和归巢之鸟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归属感的渴望。飞鸟知道何时返回自己的巢穴,同样地,诗人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
“遍历了,岳与牧。享过了,官与禄。” 这两句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总结。岳指的是高山,牧则是广阔的草原,官和禄代表着功名和荣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经历的反思。
“算平生万事,尽无不足。” 这句表明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所经历的一种满足感。尽管有过成功也有挫折,但总体而言,诗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完整且圆满的。
“争奈乞身犹未可,只缘欠种清闲福。”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了一丝对现实不尽如人意的无奈。尽管诗人对于平生万事都表示了满足,但对于个人生活中缺乏清闲之福,仍感到遗憾。
“想瞿硎、仙子亦相思,山之隩。” 这里的“瞿硎”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仙子”则代表着超脱尘世的理想状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家园之美,更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抒发了对清闲生活和心灵自由的渴望,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青松百尺馀,宛彼山之陲。
白鹤巢其高,皂鹤巢其卑。
红鹤不敢来,下巢枫树枝。
阳春一动荡,百鸟俱蕃孽。
绸缪各尽力,草草成藩篱。
卵翼与哺育,不愧乌鸟慈。
清晨求食去,鼓翼远奋飞。
斯须复来还,亦有蛇鳣随。
引颈鸣相呼,所忧非渴饥。
不日毛羽成,颉颃下陂池。
浴之以清泠,弄影相娱嬉。
既久遂不来,远举将何之。
高山与深林,浩荡信所归。
明年又当至,复作今所为。
我为唐虞世,鸟巢何所窥。
乱来缠兵火,杀气满四维。
人群失安居,恨无羽翰施。
偶此共偷生,偪仄何可辞。
忧患亦所同,去就可弗思。
网罗非尔事,弹射不尔私。
近辞燕雀喧,远与鸿鹄期。
相望在寥廓,大翮如云垂。
时来松树间,听我哦此诗。
《纪鹤》【宋·李处权】青松百尺馀,宛彼山之陲。白鹤巢其高,皂鹤巢其卑。红鹤不敢来,下巢枫树枝。阳春一动荡,百鸟俱蕃孽。绸缪各尽力,草草成藩篱。卵翼与哺育,不愧乌鸟慈。清晨求食去,鼓翼远奋飞。斯须复来还,亦有蛇鳣随。引颈鸣相呼,所忧非渴饥。不日毛羽成,颉颃下陂池。浴之以清泠,弄影相娱嬉。既久遂不来,远举将何之。高山与深林,浩荡信所归。明年又当至,复作今所为。我为唐虞世,鸟巢何所窥。乱来缠兵火,杀气满四维。人群失安居,恨无羽翰施。偶此共偷生,偪仄何可辞。忧患亦所同,去就可弗思。网罗非尔事,弹射不尔私。近辞燕雀喧,远与鸿鹄期。相望在寥廓,大翮如云垂。时来松树间,听我哦此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nuiw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