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巩九日同送刘莘老》
《次韵王巩九日同送刘莘老》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头上黄花记别时,樽中渌酒慰清悲。

画船牵挽故不发,红粉留连未遽离。

小雨无端添别泪,遥山有意助颦眉。

十分酒盏从教劝,堆案文书自此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wánggǒngjiǔtóngsòngliúshēnlǎo
sòng / zhé

tóushànghuánghuābiéshízūnzhōngjiǔwèiqīngbēi

huàchuánqiānwǎnhóngfěnliúliánwèi

xiǎoduāntiānbiélèiyáoshānyǒuzhùpínméi

shífēnjiǔzhǎncóngjiàoquànduīànwénshū

翻译
头上的菊花记录着离别的时刻,杯中的清酒慰藉着心中的哀伤。
画舫被挽留,却迟迟不肯启程,红颜女子依依不舍,尚未立即离去。
细雨无由地增添了离别的泪水,远方的山峦仿佛有意加重了眉头的愁绪。
尽管满杯的酒意浓烈,我们还是尽情劝饮,从此以后,堆积如山的案头文书将不再过问。
注释
黄花:指菊花,象征秋天和离别。
渌酒:清酒,淡色的酒。
牵挽:挽留,阻止离开。
红粉:女子代称,这里指爱人。
颦眉:皱眉,表示愁苦或悲伤。
十分酒盏:满杯的酒。
堆案文书:堆积如山的公文或书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王巩九日同送刘莘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刘莘老分别时的情感。首句“头上黄花记别时”,以秋日的菊花象征着离别的季节,黄花见证了他们的离别时刻。第二句“樽中渌酒慰清悲”则通过饮酒来排遣离别的哀愁,借酒浇愁,以求暂时的安慰。

接下来,“画船牵挽故不发”描绘了船夫虽然被挽留,但船仍未能启程,暗示了离别的不舍和犹豫。“红粉留连未遽离”中的“红粉”可能指女子,也可能暗指友情,表达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小雨无端添别泪”一句,将自然景象融入情感,小雨仿佛也在增添离人的泪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遥山有意助颦眉”则以山的静默和远方的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苦。

最后两句“十分酒盏从教劝,堆案文书自此辞”,诗人决定借酒浇愁,决心放下案头繁重的公务,以此来告别过去的生活,全身心投入离别的感伤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刘莘老离别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未来的淡淡期许。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

陂水白茫茫,草烟湿霏霏。
牧童一声笛,落日无余晖。
遥山已渐隐,村巷亚竹扉。
老翁延我入,苦谢柿栗微。
幸逢岁有秋,一醉君勿违。
念此动中怀,命驾吾将归。

(0)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早擅渊源学,常怀恳款忠。
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
此心谁复识?
志士泣秋风。

(0)

致仕後述怀

弹冠绍兴末,解组庆元中。
灩澦危涂过,邯郸幻境空。
闲传相牛法,醉挟斗鸡翁。
冲雨归来晚,山花满笠红。

(0)

出游归卧得杂诗

江天缺月西南落,村路寒鸡一再鸣。
自笑此身羁旅惯,野桥孤店每关情。

(0)

渔家傲 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
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
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矣。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0)

初春杂兴

水长鸥初泛,山寒茗未芽。
深林闻社鼓,落日照渔家。
渡远呼船久,桥倾取路斜。
客愁慵远眺,不是怯风沙。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