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其三》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禁籞封金殿,清河贯石门。

时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

形胜山围阔,蕃宣海内尊。

川原不论顷,云梦可胜吞。

(0)
翻译
宫殿被严密保护,清河贯穿石门边。
和平时期古木茂盛,战后营垒只剩空地。
地形优越山环水绕,四方来朝显威严。
不论土地多少,云梦泽广阔无边。
注释
禁籞:宫苑戒备森严。
封:封闭,保护。
金殿:华丽的宫殿。
清河:清澈的河流。
石门:石筑的城门。
时平:太平时期。
馀:剩余,遗留。
兵散:军队解散。
空屯:废弃的军营。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山围:群山环绕。
蕃宣:四方来朝,显示威德。
海内:全国。
川原:河流平原。
顷:顷亩,面积单位。
云梦:古代湖泊名,这里泛指广大水域。
吞:吞没,形容广阔无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都(今北京)的壮丽景象。"禁籞封金殿"暗指皇家宫殿的威严,"清河贯石门"则展示了河流穿城而过的景象,象征着城市的生机与活力。"时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表达了战乱之后的宁静,古老的树木见证了历史变迁,而空旷的军营则透露出和平的气息。

"形胜山围阔"进一步强调了北都地理位置的优越,四周被高山环绕,显示出其雄浑的气势。"蕃宣海内尊"则寓意着北都是国家的重要中心,四方归心,尊崇无比。最后两句"川原不论顷,云梦可胜吞",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赞美北地的广阔无垠,仿佛连广阔的云梦泽也难以容纳其壮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北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底蕴,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地位,体现了苏辙对故都的深深敬仰和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题东溪

依稀出自武陵源,曲水流过隐者村。

晓色倒翻红日影,春光晴荡绿苔痕。

鹭鸥惯向閒中狎,车马宜从闹处喧。

歌罢濯缨心迹远,栖迟别是一乾坤。

(0)

题侄耕莘野人

太平天子有斯人,占断原头十亩春。

币帛不劳三聘礼,烟霞高卧百年身。

黄鸡白酒过时岁,绿水青山作主宾。

一榻清风饶午睡,也应无梦到枫宸。

(0)

送丁德淳省郎致政还丰城三首·其一

同年三百辈,荣悴几经心。

复送君家去,离忧岂易任。

(0)

谒关云长祠二首·其一

万人之敌国士俦,报曹高谊终归刘。

天若祚汉公不死,区区陆子安能谋。

(0)

次临江布政分司题壁韵·其二

剪灯雨馆检书看,今古关心事百端。

若得归休是真乐,山中何必炼还丹。

(0)

过桃源次沈仲律韵

桃洞风烟惨不开,昔人可是避秦来。

萧条桑竹无鸡犬,荏苒岩扉但草莱。

江边渔父不重到,世上神仙莫浪猜。

人事兴亡今又古,夕阳立马重徘徊。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