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不是怒鲸鲵,夜半刘琨屡舞鸡。
十载载春游太学,二年年夜宿圜扉。
楚盘未必资毛遂,周粟如何饱叔齐。
尘世功名傥来尔,无言桃李自成蹊。
吴钩不是怒鲸鲵,夜半刘琨屡舞鸡。
十载载春游太学,二年年夜宿圜扉。
楚盘未必资毛遂,周粟如何饱叔齐。
尘世功名傥来尔,无言桃李自成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名为《除夜(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忆与反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
“吴钩不是怒鲸鲵,夜半刘琨屡舞鸡。”这里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一个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甘宁以勇猛闻名,被比喻为“吴钩”;另一个则是西晋时期的刘琨,其豪爽之举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诗人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展示了一种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气概。
“十载载春游太学,二年年夜宿圜扉。”这里讲述了诗人自己对学习和求知的渴望,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太学是古代官立的教育机构,“十载”意味着长时间的学习积累,而“二年”则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期或事件,夜宿圜扉(圆形的城门)则是一种寂寞孤独的生活状态。
“楚盘未必资毛遂,周粟如何饱叔齐。”这两句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个人物和事件:毛遂是战国时期的人,以勇敢著称;叔齐则是西汉初年的贤良。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一种对名誉和地位的质疑,认为即便是在古代那些伟大的人物,也未必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或回报。
“尘世功名傥来尔,无言桃李自成蹊。”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在尘世间,所追求的功业和名字往往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而真正的智慧和才华,如同桃李自成蹊,不需要外界的认可便能自然流露。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个人生活和学习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知识、功名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