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声消迹已陈,危台今日压城闉。
麋游莫恨终亡国,谁把鸱夷载谏臣。
歌舞声消迹已陈,危台今日压城闉。
麋游莫恨终亡国,谁把鸱夷载谏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历史沧桑的意境。开篇“歌舞声消迹已陈”,通过对过往繁华景象的回顾,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盛宴已散的感慨。“危台今日压城闉”则是用具体的建筑物—姑苏台来强调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压迫。接下来的“麋游莫恨终亡国”,诗人通过对古代君王狩猎活动的提及,表达了对逝去时代无限哀伤的情怀。而最后“谁把鸱夷载谏臣”则是借用古代贤臣直言进谏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于当今缺乏忠良之士的忧虑。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情感的沉重。
望望吉林峰,白云绕其下。
登顿及今朝,亦得依亲舍。
父母骤相逢,注视还相讶。
别时发覆眉,胡乃成老大。
邻舍争慰劳,应接苦不暇。
姓氏未及知,空言聊慰藉。
日暮细挑灯,恍若梦中夜。
喜极乃更悲,不觉泪如泻。
黑云如幄罩江口,狂风怒卷潜蛟吼。
垂垂天阔孤鸟断,腾腾浪掀万马蹂。
岸东岸西好山色,一时惨淡渺何有。
人见青山江上蹲,不知江挟群山走。
江中之人狎于江,拽帆捩柁夸能手。
只怕盘涡一道斜,溜若沸汤势更陡。
归船急渡岂得已,平生忠信殊不苟。
建州小饼沦中泠,且呼山童展茶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