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豪渠已重金带,贫病侬犹旧布衾。
钟阜解仇无宿憾,荆江感事有新吟。
早知馀耳交难保,晚觉王何罪未深。
白首还乡应闭户,断无保社肯追寻。
贵豪渠已重金带,贫病侬犹旧布衾。
钟阜解仇无宿憾,荆江感事有新吟。
早知馀耳交难保,晚觉王何罪未深。
白首还乡应闭户,断无保社肯追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沉的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篇“贵豪渠已重金带,贫病侬犹旧布衾”两句,直白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金钱与权势成为了区分人的标尺,而那些贫穷、生病的人只能蜷缩在破旧的布衾中求温。
接着“钟阜解仇无宿憾,荆江感事有新吟”两句,则转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流露。钟阜与荆江,或许是诗人往昔游历之地,也可能是他情感寄托的地方。在这里,他似乎已经放下了过去的恩怨,心中无宿憾,而是一种新的吟咏,即新生的感慨。
“早知馀耳交难保,晚觉王何罪未深”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洞察。诗人认识到即使是亲密无间的友情也难以长久保持,而对于那些被赋予权力的人物,他们的过错并非一开始就显而易见。
最后,“白首还乡应闭户,断无保社肯追寻”两句,更是一种宿命与无奈的体现。诗人似乎已经老去,准备回归故土,关闭家门,过起平静的生活。而对于那些无法保护的事物和社会,他选择了放弃,不再去追寻那些不可挽回的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人生境遇,以及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又充满哲理的,他既有对于人间冷暖的洞察,也有对于自身命运的无奈接受。
问此传舍耳,宁用垒鸠巢。
一时尚须洒扫、何况寄鹪鹩。
装砌疏栏曲槛,点缀高梧修竹,结夏小团瓢。
恰似槐安国、龟岭赋苕峣。诗成也,酒熟矣,共逍遥。
倘来富贵、凭教造物付儿曹。
且顾吾生行乐,任取后人笑拙,难辨鹿和蕉。
起舞向明月,一笛碧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