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亦有何好,人今不肯忘。
苟无愁可解,何必醉为乡。
剩欲论奇字,终能讳秘方。
直饶肌骨秀,正要画眉长。
酒亦有何好,人今不肯忘。
苟无愁可解,何必醉为乡。
剩欲论奇字,终能讳秘方。
直饶肌骨秀,正要画眉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答田生》,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饮酒和人生的独特见解。首句“酒亦有何好”,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对世俗追求的质疑,暗示酒并非生活的全部价值。接着,“人今不肯忘”揭示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对酒的依赖,即使明知其并非解决愁苦的根本,仍不愿放弃。
“苟无愁可解,何必醉为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如果没有真实的忧虑需要排遣,那么借酒浇愁就显得多余,甚至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诗人强调了面对愁苦时应当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而非单纯依赖酒精。
“剩欲论奇字,终能讳秘方”可能是指诗人与田生之间的交流,他们可能在探讨文字的奥秘或人生的秘诀,试图通过知识和智慧来应对生活中的困扰。
最后两句“直饶肌骨秀,正要画眉长”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收尾,表面上说即使身体再健康,容貌再出众,也需要借助“画眉”(可能是比喻或象征)来增添生活情趣,实际上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体察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饮酒为引,探讨了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重视。
独松佳地不虚传,朱氏廜?近水边。
一涧东流莹玉练,四山高起插金莲。
阴遮结构修篁绕,影落罘罳古树圆。
诸子登堂趋蚁折,双亲卜宅喜牛眠。
秋霜气冷侵衣履,春露花浓挹豆笾。
郁鬯降神方俨若,焄蒿感目倍凄然。
慈颜不隔黄泉下,愉色常存白发前。
著敬不忘时十二,会同还习礼三千。
能将此道承先泽,拟播馀风及后贤。
况是君家敦古义,濡毫何惜赋诗篇。
濂溪夫子是我师,霁月光风想见之。
杰出贤孙怀祖训,官居民宰际明时。
雉驯虎服名堪敌,鱼跃鸢飞道已推。
公退小窗吟处稳,閒观芳草静中宜。
萌芽不遣牛羊牧,朝夕须凭雨露滋。
太极成图还此意,阳春生物本无私。
清光照眼何曾息,佳趣关心只自知。
官舍寒烟青冉冉,乡园晴日翠离离。
萱情万里思莱服,诗梦三更忆谢池。
回首江山家第远,且存斯道继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