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虏动边陲,用兵三十万。
天威岂不严,贼首犹未献。
自古王者师,有征而不战。
胜败系人谋,得失由庙算。
是以天子明,咨询务周遍。
直欲采奇谋,不为人品限。
公车百千辈,下不遗仆贱。
况于儒学者,延纳宜无间。
如何任生来,三月不得见。
方兹急士时,论择岂宜慢。
任生居太原,白首勤著撰。
闭户不求闻,忽来谁所荐。
人贤固当用,举缪不加谴。
赏罚两无文,是非奚以辨。
遂令拂衣归,安使来者劝。
嗟吾笔与舌,非职不敢谏。
一虏动边陲,用兵三十万。
天威岂不严,贼首犹未献。
自古王者师,有征而不战。
胜败系人谋,得失由庙算。
是以天子明,咨询务周遍。
直欲采奇谋,不为人品限。
公车百千辈,下不遗仆贱。
况于儒学者,延纳宜无间。
如何任生来,三月不得见。
方兹急士时,论择岂宜慢。
任生居太原,白首勤著撰。
闭户不求闻,忽来谁所荐。
人贤固当用,举缪不加谴。
赏罚两无文,是非奚以辨。
遂令拂衣归,安使来者劝。
嗟吾笔与舌,非职不敢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送任处士归太原》,表达了对任处士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未被及时任用的惋惜。诗中首先指出任处士因一敌之动引发边疆紧张,朝廷动员大军,但并未轻易发动战争,而是强调谋略和庙算的重要性。诗人批评了决策过程中的不足,即未能广泛咨询,导致任处士这样有才之人三个月未能得到召见。他强调在急需人才之际,不应忽视任何贤能之士,尤其是像任生这样的儒学者。
诗中批评了选拔机制的局限,认为任生因为出身或推荐问题而被忽视,这导致了奖惩不明,是非难辨。最后,任处士因此选择归隐,这对后继者无疑是一种打击。诗人以自己的笔墨和言论为限,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忧虑,表明自己作为官员,虽非其职,但仍感责任在肩,希望能有所谏言。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对人才选拔和治国之道的思考。
暮春百卉未舒红,尽日寻芳逆晚风。
谁道倦游鞍马上,且投佳句锦囊中。
寒食无家泪满巾,清明无酒更愁人。
不闻东道开东阁,空欢白头歌白苹。
日永萧条徒隐几,雪埋苍莽阻寻春。
王郎归去我留滞,始信儒冠解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