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杂兴四首·其一》
《夏日杂兴四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

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

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

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

(0)
翻译
隔着墙下的泉水流进东溪,细细的水流慢慢流入我的池塘。
在寒冷的竹林中,笙箫声悠扬回荡,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古老的槐树依然保持着姿态。
树上的果实挂在幽静的栏杆边,朱红色刚刚成熟;藤蔓爬过空墙,翠绿欲滴。
随着年龄的增长,野外的乐趣更深,但我更愿意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害怕被人察觉。
注释
隔墙:墙壁的另一边。
泉下:泉水的源头。
东溪:东方的小溪。
细溜:细小的水流。
涓涓:流水声。
笙箫:中国古代吹奏乐器。
寒竹:寒冷季节中的竹子。
百年:很长时间。
古槐:古老的槐树。
幽槛:隐蔽的栏杆。
朱初熟:朱红色果实刚刚成熟。
蔓度:藤蔓蔓延。
翠欲垂:翠绿的颜色仿佛要低垂。
野趣:野外的乐趣。
身愈老:随着年龄增长。
寂寞:孤独。
畏人知:害怕被人知道。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和自然美景的诗句,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庭院景象。开篇“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两句,通过描写泉水从外面流进自己的池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声音的捕捉和欣赏,同时也映射出诗人与世隔绝、自得其乐的心境。

“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两句,则通过对音乐与大自然之声的描写,以及老树历经风霜后的坚韧形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里的“一部笙箫”可能暗指诗人自娱自乐的生活状态,而“百年风雨古槐姿”则是时间沉淀下的历史印记和生命力。

接着,“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两句,通过对果实成熟和藤蔓攀爬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园中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力旺盛的赞美。这里的“幽槛”和“空墙”也加深了庭院的隐秘与封闭感。

最后,“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自然和生活的体验越发深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不愿让世俗之人打扰自己清净世界的心情。这里的“野趣转深”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日益浓厚,而“故应寂寞畏人知”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自守和警惕。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过鹿角岔

横空断壁疑削成,上有一罅通人行。

左旋右折盘空曲,锋棱峨峨欲来触。

苍藤古木相结缠,白日不到阴崖前。

征马哀鸣仆夫瘁,果然蜀道如登天。

忆昔摇鞭过剑阁,逸气飞腾小川岳。

那知垂老瘴江游,万里羁魂销鹿角。

(0)

泛艇木渎

晨光初泛艇,流水枕清酣。

风定晴湖渺,云生远岫含。

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

多景灵岩近,乘春取次探。

(0)

病起即事

日暖风恬春正酣,闲听归燕语喃喃。

形同陌上三眠柳,心似筐中八茧蚕。

洛下有书凭犬附,庆头无《易》任鸡谈。

抛荒残卷尘凝榻,裘褐萧然拥一龛。

(0)

书怀

丈夫无雄雌,时运有通塞。

一身隔青云,两手满荆棘。

马周困长安,行路愁逼侧。

卓见非常何,火色人谁识?

(0)

渡泖

孤舟迎夕照,入望总苍茫。

月上潮三尺,天空雁一行。

暮山随意远,客思与波长。

指点茸城近,村烟满野塘。

(0)

题李百药三十六湖草堂

钓罢归来解钓筒,题诗灯火夜深红。

湖村犬吠人眠尽,商女棹歌烟月中。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