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他时恩泽侯,专城意气凛生秋。
军中成败如翻水,空使明堂旰食忧。
金印他时恩泽侯,专城意气凛生秋。
军中成败如翻水,空使明堂旰食忧。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官场的复杂与权谋,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首句“金印他时恩泽侯”,以金印象征权力和地位,暗示主人公将来可能获得的高位与荣耀。然而,“他时”二字,又透露出时间的不确定性和未来的变数,预示着权力的获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变数。
“专城意气凛生秋”一句,通过“专城”(指独掌一地之政)和“凛生秋”(形容威严如秋风凛冽),展现了主人公在地方治理中的权威与决断力。这里的“凛生秋”不仅描绘了个人的气质,也暗含了对局势掌控的自信与力量。
接下来,“军中成败如翻水”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战争的胜负比作翻滚的水流,形象地表达了军事行动的不可预测性和高风险性。这不仅是对战场形势的描述,也是对政治决策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的隐喻,提醒人们决策时需谨慎考虑各种可能的结果。
最后一句“空使明堂旰食忧”,则将视角转向国家层面,指出尽管地方官员在处理政务时可能会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但最终这些担忧都只能成为朝廷的忧虑。这里“明堂”是古代帝王接受朝见、举行大典的地方,象征着国家的中心和最高权力机关。“旰食”则表示因公务繁忙而晚膳的时间推迟,用来形容君主或执政者为国事操劳至深夜的情景。这句话反映了古代政治体系中,地方治理与中央决策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国家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原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地方官员形象的刻画,以及对军政事务、国家治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宋代社会政治生态的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权力、责任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思考。
拟龙山、把酒酹西风,西风苦无情。
似秋容不受,骚人登眺,特地慳晴。
依稀两三过雁,何处是方城。
目断危楼外,山远烟轻。
且对黄花一笑,叹浮生易老,乐事难并。
唤遏云低唱,檐溜任霏铃。
问何如、乌纱折角,把芳名、盖取晋参军。
东篱下,阴晴不管,输与渊明。
正莼鲈佳梦绕吴乡,牙樯忍轻离。
向仲宣楼上,凭高举酒,几共灯棋。
曾记少陵留咏,出幕合持麾。
飞盖长安去,华贯平跻。
好是倚门迎笑,恰野堂云壑,菊后梅时。
庆凤雏新长,携手奉莱衣。
抚孤松、绝胜细柳,念征人、徒老玉关西。
归来也,幅巾藜杖,办取追随。
有庞眉、扶杖岘山来,举觞寿南山。
道天怜赤子,相逢钧播,久望毡还。
幸际君王神武,上宰是甘盘。
少运风霆手,整顿何难。
好个霜天时候,听雁门新雁,眺远凭阑。
想经纶心上,一点炳如丹。
抚舆图、真儒事了,把勋庸、留在鼎彝看。
八千岁,四明洞府,一佛人间。
领青油车骑出郊坰,来游晋龙山。
喜水天澄霁,稻畦镰净,榆塞戈闲。
登高谩酬佳节,一笑破苍颜。
剩泛茱萸菊,杯莫留残。
休说参军往事,意当时凝眺,不到长安。
赖座间小异,豪气眇尘寰。
到如今、祗成佳话,记封姨、曾荐众宾欢。
吾曹事,有如此酒,要共弹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