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亦视簿书,暮亦视簿书。
簿书视未竟,蟋蟀鸣座隅。
始觉芳岁晚,复嗟尘务拘。
西园景多暇,可以少踌躇。
池鸟澹容与,桥柳高扶疏。
烟蔓袅青薜,水花披白蕖。
何人造兹亭,华敞绰有馀。
四檐轩鸟翅,复屋罗蜘蛛。直廊抵曲房,?窱深且虚。
修竹夹左右,清风来徐徐。
此宜宴佳宾,鼓瑟吹笙竽。
荒淫即不可,废旷将何如。
幸有酒与乐,及时欢且娱。
忽其解郡印,他人来此居。
朝亦视簿书,暮亦视簿书。
簿书视未竟,蟋蟀鸣座隅。
始觉芳岁晚,复嗟尘务拘。
西园景多暇,可以少踌躇。
池鸟澹容与,桥柳高扶疏。
烟蔓袅青薜,水花披白蕖。
何人造兹亭,华敞绰有馀。
四檐轩鸟翅,复屋罗蜘蛛。直廊抵曲房,?窱深且虚。
修竹夹左右,清风来徐徐。
此宜宴佳宾,鼓瑟吹笙竽。
荒淫即不可,废旷将何如。
幸有酒与乐,及时欢且娱。
忽其解郡印,他人来此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西园中的一座亭子里,日夜沉浸于书籍之中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蟋蟀的鸣叫、池塘里的鸟儿、桥边的垂柳、烟霭中的青薜以及水中的白蕖等,将亭子周围的生动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对这座亭子的构造也有所描绘,四檐如鸟翼,屋顶覆盖着蜘蛛网,廊道通向弯曲的房舍,而深邃的空间给人以虚幻之感。竹子修长地夹在左右,清风徐徐地吹来,是一个适合宴请佳宾、弹瑟吹笙的地方。
诗中还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易逝和事业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时,诗人选择了享受眼前人生的态度。最后,诗人提及自己将要离开这里,交出郡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感慨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超然态度。
王孙朝谒去,功业叹流年。
强项今三已。
栖迟未九迁。
笑谈曾击贼,谋畧合临边。
秋雨长干路,归时且著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