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傍晚晴,宝月绛霄清。
岁序又更始,魄匡欲就盈。
楼饶放灯好,座映擘笺明。
岂不欣春景,其如望雪情。
鱼鳞傍晚晴,宝月绛霄清。
岁序又更始,魄匡欲就盈。
楼饶放灯好,座映擘笺明。
岂不欣春景,其如望雪情。
此诗描绘了月夜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与季节更迭的韵味。首句“鱼鳞傍晚晴”以鱼鳞比喻云彩,形象地描绘了傍晚天空的宁静与晴朗,为整幅画面奠定了清新的基调。接着,“宝月绛霄清”一句,将月亮比作珍贵的宝石,置于深蓝的天际,更加凸显出月光的清澈与明亮。
“岁序又更始,魄匡欲就盈”则点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循环规律,月亮从亏缺到圆满的过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感悟,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刻理解。
“楼饶放灯好,座映擘笺明”描绘了在这样的月色下,楼宇间灯火辉煌,人们或是在室内书写,或是欣赏美景,享受着月夜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这一场景既展现了人间生活的温馨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与热爱。
最后一句“岂不欣春景,其如望雪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虽然他可能更喜欢春天的生机勃勃,但面对眼前的月夜美景,他依然感到满足与喜悦。这句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情感世界的细腻把握。
华盖峰前拟卜耕,主人无奈又闲行。
且凭鹤驾寻沧海,又恐犀轩过赤城。
绛简便应朝右弼,紫旄兼合见东卿。
劝君莫忘归时节,芝似萤光处处生。
分漕得洛川,谠议更昭然。
在省曾批敕,中台肯避权。
所悲时渐薄,共贺道由全。
卖与清平代,相兼直几钱。
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
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贫。
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
从来事如此,君莫独沾巾。
鼎铉昔云忝,西南分主忧。
烟尘开僰道,旌节护蛮陬。
任重功无立,力微恩未酬。
据鞍惭齿发,责帅惧春秋。
高德闻郑履,俭居称晏裘。
三刀君入梦,九折我回辀。
时景屡迁易,兹言期退休。
方追故山事,岂谓台阶留。
遐抱清净理,眷言兰杜幽。
一缄琼玖赠,万里别离愁。
巴岭云外没,蜀江天际流。
怀贤耿遥思,相望凤池头。
昔年专席奉清朝,今日持书即旧僚。
珠履会中箫管思,白云归处帝乡遥。
巴江暮雨连三峡,剑壁危梁上九霄。
岁月不堪相送尽,颓颜更被别离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