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有重关阻,幽居远鼓鼙。
筑墙成畏垒,掘堑得愚溪。
城小形偏固,天遥势渐低。
寨楼凭眺处,封可一丸泥。
俨有重关阻,幽居远鼓鼙。
筑墙成畏垒,掘堑得愚溪。
城小形偏固,天遥势渐低。
寨楼凭眺处,封可一丸泥。
这首诗描绘了寨楼远眺的景象,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浓郁的边塞风情。诗人以“俨有重关阻”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寨楼周围险峻的地形,仿佛有重重关卡阻挡着外来的侵扰,营造出一种封闭而安全的氛围。接着,“幽居远鼓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寨楼与外界喧嚣的战鼓声隔绝开来,突出其远离尘嚣、静谧安详的特点。
“筑墙成畏垒,掘堑得愚溪”,进一步描绘寨楼的防御工事,墙体坚固如壁垒,壕沟深邃如愚溪,既体现了寨楼的军事功能,也暗示了其在险要之地的自然环境。接下来,“城小形偏固,天遥势渐低”两句,从宏观角度展现了寨楼所在之地的地势特点,虽小却因地形而显得格外坚固,随着视线的延伸,远处的天际线逐渐低垂,更添几分辽阔与神秘。
最后,“寨楼凭眺处,封可一丸泥”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站在寨楼上远眺时的壮丽景色,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囊括于眼底,而这种视角的开阔,就如同手中握有一颗可以封印天地的泥丸,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暗含了对自身所处位置的自豪感和掌控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寨楼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也蕴含了诗人对坚韧、安全与壮丽景观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道人名止庵,其实无所止。
不搆草木庐,不斸土石址。
惟于寓居堂,揭扁字盈咫。
伟哉磐石书,古隶遒且美。
廛市固烦嚣,自得尘外致。
开扃睨龙泉,岚光动阑几。
中函玉笈文,鳞比积经史。
朝翻暮紬绎,刻志究玄理。
著书混三教,牵令同一轨。
示予得披阅,愧未参奥旨。
出语如涌泉,辨析至于是。
性心既超脱,好尚世所异。
朝行携赤藤,逍遥舜江市。
夜息数清漏,灵台湛秋水。
我尝问道人,请析止之义。
仁敬慈孝信,五者孰可已。
道人笑未言,欲答如有拟。
缗蛮黄鸟声,翛然起岑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