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城围解制参向君玉贶以凯歌和韵·其一》
《寿城围解制参向君玉贶以凯歌和韵·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谁知匕箸落轰雷,三月新城两月围。

吉语虽传淮鹤捷,惊心几动海鸥机。

公毋誇伐称全璧,我为忧疑已佩韦。

何处无鱼堪荐饭,不须跕跕看鸢飞。

(0)
翻译
谁能料到这餐刀筷子落地如雷声,新城被围困了三个月又两个月。
虽然传来淮河白鹤的捷报,但我的心仍因战事紧张而多次悸动。
您不必夸耀自己的战功如同完整的玉璧,我却为此忧虑,仿佛已经佩戴上了警示的皮带。
哪里没有可供祭祀的鱼,何必如此紧张地盯着鸢鸟飞翔?
注释
匕箸:餐刀和筷子。
轰雷:形容声音巨大。
吉语:好消息或吉祥话。
淮鹤:可能指代某地的军队或胜利的消息。
海鸥机:比喻人心中的惊慌。
誇伐:夸耀战功。
全璧:完整的玉璧,比喻完美无缺的战功。
佩韦:古人常佩带皮带以自警,此处表示忧虑。
荐饭:祭祀用的供品。
鸢飞:鸢鸟飞翔,比喻战争中的紧张局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寿城围解制参向君玉贶以凯歌和韵(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表达对战争胜利后的喜悦与庆幸,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

"谁知匕箸落轰雷,三月新城两月围。" 这两句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匕箸(古代兵器)如同天降雷霆,短短两个月时间便解开了对新城的包围,这显示出战事的紧迫和胜利的迅速。

"吉语虽传淮鹤捷,惊心几动海鸥机。" 这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于好消息传来的喜悦与不安的情绪交织。尽管有吉祥的话语传来,但内心深处仍然对未来充满担忧。

"公毋誇伐称全璧,我为忧疑已佩韦。"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不像别人那样夸耀战功,但个人却已经有了自己的忧虑和困惑,佩戴着象征这些心情的玉石。

"何处无鱼堪荐饭,不须跕跕看鸢飞。"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无论何处都能找到美味的食物,无需急促地观察那些象征战争的鹞鹰。

整首诗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后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分绿轩

凉翠入虚幌,纷披散回飙。

非烟还翳翳,不雨亦潇潇。

朝光凝竹简,晚色借山瓢。

试从明处见,复讶暗中消。

尚拟题名姓,因诗寄廓寥。

(0)

秋怀寄友人

去年闻秋声,我友在天末。

今年秋复至,两地成契阔。

疏桐不知秋,当窗堕斜月。

寄我琼琚篇,藏之字不灭。

不信苦相思,来看镜中雪。

(0)

寄叔雍舍侄三首·其一

百亩良田不间畦,息耕亭畔曲江湄。

五年不踏江头路,明月清风午夜思。

(0)

挽安老先生二首·其一

儒林祭酒鲁灵光,白首专门杜滥觞。

千古文章悬皎日,一生德业简贤王。

玉楼作记神先往,丹旐书名夜正长。

喜有及门诸弟子,肯令端木独居场。

(0)

和滕至刚韵兼简顶玄极长老二首·其二

丛林清誉重,湖海惯遨游。

翠竹存吾道,黄花映毳裘。

谈玄风穴辈,达理大颠流。

欲效留衣别,容予入社不。

(0)

寄董仲伦四首·其一

天地清空一点尘,此身聚散梦难真。

闭门咸谷花争发,策杖王官草自春。

荣辱尽抛身世了,行藏都入笑谈新。

堂堂正道行将去,更莫回头别问津。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