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匕箸落轰雷,三月新城两月围。
吉语虽传淮鹤捷,惊心几动海鸥机。
公毋誇伐称全璧,我为忧疑已佩韦。
何处无鱼堪荐饭,不须跕跕看鸢飞。
谁知匕箸落轰雷,三月新城两月围。
吉语虽传淮鹤捷,惊心几动海鸥机。
公毋誇伐称全璧,我为忧疑已佩韦。
何处无鱼堪荐饭,不须跕跕看鸢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寿城围解制参向君玉贶以凯歌和韵(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表达对战争胜利后的喜悦与庆幸,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
"谁知匕箸落轰雷,三月新城两月围。" 这两句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匕箸(古代兵器)如同天降雷霆,短短两个月时间便解开了对新城的包围,这显示出战事的紧迫和胜利的迅速。
"吉语虽传淮鹤捷,惊心几动海鸥机。" 这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于好消息传来的喜悦与不安的情绪交织。尽管有吉祥的话语传来,但内心深处仍然对未来充满担忧。
"公毋誇伐称全璧,我为忧疑已佩韦。"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不像别人那样夸耀战功,但个人却已经有了自己的忧虑和困惑,佩戴着象征这些心情的玉石。
"何处无鱼堪荐饭,不须跕跕看鸢飞。"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无论何处都能找到美味的食物,无需急促地观察那些象征战争的鹞鹰。
整首诗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后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