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楼台,梧桐庭院,洞天不似人閒。
除非是、瑶台仙子,合倚疏阑。
何处翩翩侠少,安排了、玉盏金盘。
银屏上、搭起画裙,便是蓬山。
几人转丹换骨,得高举凌风,上列仙班。
叹十载、琵琶俗手,莫把琴弹。
输与渔郎缘分,桃花里、流水潺潺。
谁知道,方丈仍在人寰。
杨柳楼台,梧桐庭院,洞天不似人閒。
除非是、瑶台仙子,合倚疏阑。
何处翩翩侠少,安排了、玉盏金盘。
银屏上、搭起画裙,便是蓬山。
几人转丹换骨,得高举凌风,上列仙班。
叹十载、琵琶俗手,莫把琴弹。
输与渔郎缘分,桃花里、流水潺潺。
谁知道,方丈仍在人寰。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青溪小院题壁》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江南小院景象。
首先,“杨柳楼台,梧桐庭院”,开篇即以杨柳和梧桐两种常见植物,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楼台与庭院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一幅精致的江南画卷之中。
“洞天不似人閒”,这里的“洞天”并非指真正的仙境,而是借用了道教文化中的概念,暗示着这小院中有着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美好,不同于世俗的喧嚣。
接着,“除非是、瑶台仙子,合倚疏阑”,通过瑶台仙子这一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小院的超凡脱俗之感,仿佛只有仙子才能与之相配,倚靠在疏朗的栏杆上,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何处翩翩侠少,安排了、玉盏金盘”,这里描绘了一群侠少在小院中聚会,他们不仅有玉质的酒杯和金制的托盘,更增添了小院的华贵与热闹气氛,但这种热闹并未打破整体的和谐与宁静。
“银屏上、搭起画裙,便是蓬山”,银屏上的画裙,象征着艺术与美的结合,如同蓬莱仙境一般,让人向往不已。
“几人转丹换骨,得高举凌风,上列仙班”,此句表达了对那些能够通过修炼或努力,实现精神升华,达到更高境界的人的赞美与向往。
“叹十载、琵琶俗手,莫把琴弹”,诗人感叹,十年间,弹奏琵琶的多为俗手,未能真正领悟音乐之美,表达了对真正艺术的追求与渴望。
“输与渔郎缘分,桃花里、流水潺潺”,诗人羡慕渔夫在桃花源般的环境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简单而快乐。
最后,“谁知道,方丈仍在人寰”,这句话点明了仙境虽远,但并不遥不可及,它就在人间,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