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云峰.夏雨》
《夏云峰.夏雨》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夏云峰

楚簟生波,湘帘著水,夏浅胜春时候。

豆棚底、心情小恶,楝花外、年光空逗。

记三春、帽影衣香,漫细数、疏狂未居人后。

奈六幅蒲帆,归吴虽健,却又愁如中酒。

况是梅天丝雨僽。尽挼蓝野水,点来都皱。

一生事、秧车催去,四月景、蚕房撋就。

倚小楼、看尽吴田,只漠漠阴阴,不堪回首。

且白练裙,绿苔钱,閒写小词怀友。

(0)
鉴赏

这首《夏云峰·夏雨》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夏日雨中的景色与情感。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季特有的景象和人物心境。

开篇“楚簟生波,湘帘著水”,以“楚簟”(竹席)和“湘帘”(湘江流域的窗帘)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湿润清凉的夏日氛围。“夏浅胜春时候”则表达了对初夏时节的喜爱,认为它比春天更胜一筹。接着,“豆棚底、心情小恶,楝花外、年光空逗”两句,通过描述豆棚下的微妙情绪和楝花外时光的虚幻,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记三春、帽影衣香,漫细数、疏狂未居人后”回忆了春季的美好时光,词人似乎在细数那些略显放纵但并不逊色于他人的欢乐时刻。然而,“奈六幅蒲帆,归吴虽健,却又愁如中酒”一句转折,词人面对即将归家的蒲帆,内心却充满了愁绪,仿佛中了酒醉一般难以自拔。

“况是梅天丝雨僽”进一步描绘了梅雨季节的湿冷和烦闷,强调了天气对人情绪的影响。“尽挼蓝野水,点来都皱”则以雨水打在蓝色田野上,形成涟漪,形象地表现了雨的细腻与美丽。

“一生事、秧车催去,四月景、蚕房撋就”两句,将农事活动融入词中,展现了农民忙碌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生活的艰辛。“倚小楼、看尽吴田,只漠漠阴阴,不堪回首”表达了词人在小楼中远眺农田,面对阴沉的天气,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且白练裙,绿苔钱,閒写小词怀友”以白练裙、绿苔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词人独自一人时的思绪,以及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日雨中的独特景象和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琐事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非所秋夕寄示康甥·其二

五十无闻将六十,不才孤负宠恩深。

惟应一片清秋月,解照平生报主心。

(0)

题赵仲穆画马·其二

十二天闲总骏才,追风蹑景是龙媒。

曾随六御临关塞,亲过流沙万里来。

(0)

姚山给事求山居六咏·其二玩古轩

常好古人言,玩索此轩中。

谁言千载上,不与此心同。

(0)

滁州陪猎次林光䘵韵

日华朝映彩云西,红树青山望不迷。

罝网合围笳鼓振,戈矛分队羽旄齐。

欢呼春动三军色,腾踏风轻万马蹄。

侍从如云陪乐事,郊原霜净不沾泥。

(0)

题杨学士画·其二

素琴兼白鹤,潇洒散高踪。

境类金精迥,山如玉笥重。

泉香流石乳,霞彩拂虬松。

溪上桃花满,神仙倘解逢。

(0)

题东郭草堂次梁用行韵

日下西峰月上初,微烟收尽四郊虚。

长歌独自还家去,却笑当年读汉书。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