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皱人眉性最良,药中功效不寻常。
吾侪自是生无智,夫子何曾食彻姜。
辣皱人眉性最良,药中功效不寻常。
吾侪自是生无智,夫子何曾食彻姜。
这首诗《食姜》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以辛辣之物姜为题,探讨了其在生活中的独特价值与哲理意味。
首句“辣皱人眉性最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姜的辛辣特性,让人眉头紧皱,却也体现了姜的品质之高。姜性辛温,能驱寒暖身,这正是其“性最良”的体现。辛辣之味虽刺激,却能激发身体的活力,正如诗中所言,姜的功效在药中尤为显著。
次句“药中功效不寻常”,进一步强调了姜在医药领域的独特作用。姜不仅能够温暖身体,驱散寒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其药效远非寻常。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姜在治疗疾病时的非凡效果。
后两句“吾侪自是生无智,夫子何曾食彻姜”,则从更深层次探讨了姜与智慧之间的关联。这里,“吾侪”指的是普通人,“夫子”则代表了有智慧的人。诗人借姜的辛辣与药效,暗示了智慧与挑战、困难之间的关系。普通人可能因为生活的琐碎和挑战而感到困惑或无能为力(“生无智”),而有智慧的人(“夫子”)则能像品尝姜一样,勇敢面对并从中汲取力量,从而获得成长与进步。这里,姜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智慧与勇气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姜这一日常食材,巧妙地融入了生活哲理,既展现了姜的独特药效,又寓意着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飘飘山上云,乃在谷中藏。
风吹万里去,何当还旧乡。
阿翁昔居乡,黑发坐高堂。
手栽堂前树,日夕望阴凉。
不意偶飘逐,云路浩茫茫。
阿翁今来归,树已如人长。
闾里相庆贺,出入有辉光。
东畎种菽粟,西畎种稻粱。
南畎种菅麻,北畎种柔桑。
收稻持作饭,采桑持作裳。
上以输井税,下以奉蒸尝。
阿翁有两儿,两儿复有郎。
蛰蛰宅中居,婉婉有义方。
阿翁升堂坐,子孙列两傍。
阿翁出门去,板舆相扶将。
日入始言归,侍婢献羹汤。
人生贵庆乐,此乐殊未央。
传与翁后人,守之慎勿忘。
暮色带远屿,大江浩悠悠。
临分未能别,红叶满汀洲。
夫子何所适,绮纨上国游。
凉风吹飞旆,沙路鸣紫骝。
载酒江上石,把杯对高秋。
遥山微雨晴,夕阳在孤舟。
海茜去翩翩,焉能狎群鸥。
青云可翘首,沧波正安流。
北风凄凄寒雁飞,明月皎皎穿罗帷。
空闺思妇不能寐,起望明月临清池。
清池隐映高台侧,月明正照交河北。
锦帐连营梦不同,同心百结空相忆。
相忆相思春复秋,月明应在望乡楼。
妾心便是交河水,日夜随君向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