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台暮云外,寂寂羽人居。
积雨阶除静,含风殿閤虚。
洞中留白日,窗下写丹书。
即此观幽逸,能令世虑疏。
层台暮云外,寂寂羽人居。
积雨阶除静,含风殿閤虚。
洞中留白日,窗下写丹书。
即此观幽逸,能令世虑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雨中过李真人方丈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然的画面。"层台暮云外",诗人站在高台上远望,暮色中的云层增添了神秘感。"寂寂羽人居",羽人象征着仙人或隐士,寓言了李真人的居所清幽而远离尘嚣。
"积雨阶除静",连绵的雨水使得台阶格外宁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含风殿閤虚",微风吹过空荡的殿阁,更显出环境的清冷与空灵。"洞中留白日",暗示了李真人修行之地深邃而光线透入,充满自然之光。
"窗下写丹书",进一步描绘了真人在此研读道家经典,生活简朴而精神专注。最后两句"即此观幽逸,能令世虑疏",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心境清逸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环境能让人忘却尘世烦恼,心境得以净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真人方丈的清幽环境和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赞美,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敬仰。
子处我为兄,我以子如弟。
何待去呼唤,自可来相视。
不敢苦留君,留君住数日。
待问六年事,但恐烦纸笔。
昨日从早起,等君到昏黑。
嗟我江湖人,野性实疏简。
况从衰病侵,事事益以懒。
岂不思自强,所资乃有限。
但爱江夫子,平生事高散。
维于读书动,昼夜不去眼。
每劳从事贤,独使簿书绾。
挥署曾不劳,兼人信无赧。
有时倦欲休,就席初不煖。
邻友更借书,丁丁叩门版。
尤厌吏舍喧,牛羊閧棚栈。
不如归吾庐,静对日晼晚。
诗成还示我,足以惊幽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