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春事易阑残,思到鸰原泪不干。
却恨苍头供卯酒,谁家白屋有晨餐。
亦知春事易阑残,思到鸰原泪不干。
却恨苍头供卯酒,谁家白屋有晨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中贵人致牡丹一株颇丽雨中对之怅然停饮因寄仲氏敬美》(其三)中的片段。通过“亦知春事易阑残”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接着,“思到鸰原泪不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思念之情,形象地描绘了泪水如泉水般涌出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
“却恨苍头供卯酒”,这里的“苍头”指的是仆役,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仆役提供的早酒感到不满或失望的情绪,可能是因为在这样的时刻,他更希望有人能陪伴他,分享他的情感,而不是仅仅提供物质上的满足。“谁家白屋有晨餐”,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温暖家庭生活和日常饮食的渴望,同时也暗含着对当前处境的不满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将尽、孤独无依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深深怀念。诗中蕴含的深情与哀愁,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好,余膏馥。
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
歌珠凄断累累。
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
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
似风雨、落花知。
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
人争看、宝马来思。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
腰间玉若金累。
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
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
卧龙暂而。
算天上、有人知。
最好五十学易,三百遍诗。
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
端的了、休更寻思。
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
人间叠作仙鳌。
最爱金连侧畔,红粉袅花梢。
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
曲江画桥。
记花月、可怜宵。
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
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
人共柳、那个无聊。
不堪鶗鴂,早教百草放春归。
江头愁杀吾累。
却觉君侯雅句,千载共心期。
便留春甚乐,乐了须悲。
琼而素而。
被花恼、只莺知。
正要千钟角酒,五字裁诗。
江东日暮,道绣斧、人去未多时。
还又要、玉殿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