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
《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古风

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

登高不见君,故山复云外。

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

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jìnhòudēngqīnglóngwànglántiánshān
táng / wángwéi

shàngxīnbié

cāngmángjiāohuì

dēnggāojiànjūn

shānyúnwài

yuǎnshùxíngrén

chángtiānyǐnqiūsāi

xīnbēihuànyóu

chùfēizhēnggài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景象。"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陌上"指的是田野间的小路,而"新离别"则表达了诗人对刚刚分别之人的怀念。接着"苍茫四郊晦"更增添了一种迷茫与孤寂的感觉,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说的哀愁。

"登高不见君,故山复云外"中的"登高",通常意味着诗人希望通过登上高处来寻觅所思之人的踪迹,但此处却是一种反衬手法,因为即便是登上了高处,也依然看不到那位亲友的身影。这不仅强化了离别的悲凉,更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

"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一句,则将视线拉得更远。"远树蔽行人"描绘了一种景象:远处的树木挡住了行人,使得他们如同消逝在茫茫人海中。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刻画,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接着的"长天隐秋塞"则更为苍凉,长阔的天际被秋日的阴霾所笼罩,连那遥远的边塞也变得模糊不清。这一系列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更传递了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常感。

最后两句"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宦游子"指的是远行在外的游子,而"心悲"则不言而喻,是对那些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之人的一种深切同情。"何处飞征盖"则是在问,那些漂泊在外的人们,又将在何方安放他们飘渺的旅程呢?这一问,既是诗人自己的迷茫,也是对所有游子共同命运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新春再和韵杂兴·其四

独立吾知我,何妨多口憎。

磨砻还美玉,彗定亦高僧。

弄月歌仍啸,临风坐复兴。

恍疑春已暮,岭外少泮冰。

(0)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其四

寡合知无援,多言得屡憎。

自嗤三已仕,深愧上乘僧。

去国嗟年暮,持家尚夙兴。

他时遗世谱,清白或壶冰。

(0)

游海珠寺·其二

雅爱江中寺,初秋物色清。

波平鱼网下,风动客帆轻。

剑气冲星落,珠光抱月明。

相携今夜酒,喜得伴群英。

(0)

夏日无客

炎天长独卧,岑寂最相宜。

客散何须问,瓶空不自知。

闭关凉雨过,题竹晚风吹。

小步临花砌,婴儿执袂随。

(0)

冬夜过魏大夫醉为短述赠之

驱车曾向玉河路,把酒相看说海东。

此日重逢怜汉月,同袍犹自咏秦风。

夜横宝剑龙光远,雪满瑶台鹤梦空。

起草年来更何事,知君兴在华山中。

(0)

登白云山顶·其一

报导春光出郭残,谩携樽酒上层峦。

涧泉杂雨鸣山阁,空翠因风湿客冠。

阴壑冥冥宵见日,长松落落夏生寒。

谁知一别含香署,遮莫青峰独耐看。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