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闭门坐,轩居谁与亲。
莺花欺白首,鲑菜足青春。
今古斯文在,江湖旧业贫。
丹心不可道,风雨夜来频。
长日闭门坐,轩居谁与亲。
莺花欺白首,鲑菜足青春。
今古斯文在,江湖旧业贫。
丹心不可道,风雨夜来频。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遣兴》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对比,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首句“长日闭门坐”,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漫长的白天里,诗人选择闭门独坐,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孤高自守,也暗示了他可能面对的孤独与寂寞。
“轩居谁与亲”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轩居,指的是高雅的居所,但即便是这样的居所,也没有人与之亲近,可见诗人内心的空虚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莺花欺白首,鲑菜足青春。”这两句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莺歌燕舞、繁花似锦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活力,而“白首”则代表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同时,“鲑菜”作为食物的代称,与“青春”形成呼应,强调了青春时期的丰盛与满足。这一对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阶段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哀愁。
“今古斯文在,江湖旧业贫。”这两句诗中,“今古斯文”指的是传统文化与历史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价值的珍视;“江湖旧业贫”则反映了诗人在现实中的困顿与艰难,暗示了他可能因为追求理想或坚持原则而遭受的物质上的匮乏。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最后,“丹心不可道,风雨夜来频。”“丹心”象征着诗人纯洁高尚的心灵,然而却难以言表,这既是对自己情感的保护,也是对世态炎凉的无奈。而“风雨夜来频”则形象地描绘了外界环境的动荡与不宁,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反应。
综上所述,《遣兴》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岁月、理想与现实等多重挑战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高风舞山叶,低风吹海沙。
沙黄间叶绿,撩乱空中花。
肩舆过山山径窄,海浪如磐走山脚。
泛泛孤心沙与飘,窣窣单衣叶同弱。
其上壁立千仞高,壁有万隙烟声号。
拂烟不落尔为鸟,缒藤可上吾非猱。
山坳一屋门当海,潮气流檐作奇采。
山人不识世沧桑,但识云容朝暮改。
我行下岭还上山,风色渐紧日欲残。
俯看港曲渔归艇,仰指云边雁出关。
山头砥石平如掌,独坐临风忆畴曩。
画城烟月总凄凉,古戍川原极苍莽。
深秋山草犹自丛,初花忽照山茶红。
山南山北隔咫尺,竟使气候殊春冬。
鹧鸪出竹催新雨,冷月穿林照眠虎。
云中如有仙人行,翠雾飘空落笙语。
《自关外至下岙》【清·姚燮】高风舞山叶,低风吹海沙。沙黄间叶绿,撩乱空中花。肩舆过山山径窄,海浪如磐走山脚。泛泛孤心沙与飘,窣窣单衣叶同弱。其上壁立千仞高,壁有万隙烟声号。拂烟不落尔为鸟,缒藤可上吾非猱。山坳一屋门当海,潮气流檐作奇采。山人不识世沧桑,但识云容朝暮改。我行下岭还上山,风色渐紧日欲残。俯看港曲渔归艇,仰指云边雁出关。山头砥石平如掌,独坐临风忆畴曩。画城烟月总凄凉,古戍川原极苍莽。深秋山草犹自丛,初花忽照山茶红。山南山北隔咫尺,竟使气候殊春冬。鹧鸪出竹催新雨,冷月穿林照眠虎。云中如有仙人行,翠雾飘空落笙语。
https://shici.929r.com/shici/y8VS8PHQ.html
君诗在吾几,君魂今曷归?
仰见海月高,满我怀中辉。
万里方沈阴,此月光与回。
象列天地中,未敢遁相违。
见月不见君,徙倚吾在阶。
君魂或即月,散气清无涯。
山清我非鹤,水清我非鹥。
局影向低屋,安能浩荡期?
吾影亦借月,君魂倘来羁。
可惜月不留,渐渐沈海西。
但馀墙隙光,照我彫鬓丝。
似难凄楚禁,月与吾影辞。
月去有明日,魂去无生时。
置我霄壤间,转同星光稀。
霏然下凉露,和泪沾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