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人去竹成阴,手泽须看碧玉林。
清赏昔嫌无一日,孝思今喜有千寻。
满窗金锁日华永,遍地龙孙春意深。
寄语婵娟多结实,几时当听凤凰吟。
北堂人去竹成阴,手泽须看碧玉林。
清赏昔嫌无一日,孝思今喜有千寻。
满窗金锁日华永,遍地龙孙春意深。
寄语婵娟多结实,几时当听凤凰吟。
这首诗描绘了对竹子的深情赞美与怀念。首句“北堂人去竹成阴”,以“北堂”暗示逝者之居所,竹子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茂盛,形成一片绿荫,既是对逝者的纪念,也暗含着物是人非的感慨。接下来,“手泽须看碧玉林”一句,将竹林比作碧玉林,不仅赞美了竹子的翠绿之美,更寓意着前人的辛勤培育和深厚情感。
“清赏昔嫌无一日”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充分欣赏竹子之美的遗憾,而“孝思今喜有千寻”则转而表达对竹子成长的喜悦,以及对先人孝行的敬仰。竹子从最初的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延续。
“满窗金锁日华永,遍地龙孙春意深”描绘了竹林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金色的阳光洒在竹叶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最后,“寄语婵娟多结实,几时当听凤凰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结出果实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婵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月亮或美好的女子,凤凰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鸟,象征着祥瑞和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竹子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长安门上飞雪花,长安门外客还家。
挂席龙河欲分手,寒气飘飘堕杯酒。
忆昔君自桂林归,手持彩笔趋彤闱。
诏书五色出挥洒,鸾翔凤翥生光辉。
乡里青云多故人,爱君于我更情亲。
銮坡凤沼地清切,曳绂鸣琚皆近臣。
君住文江近枫岭,数年出门违定省。
九重昨日许归宁,千里长风去俄顷。
家人岁晚俟君来,小洲寒梅花正开。
庭闱欣顾舞綵乐,邻里争看着绣回。
严君高年重清逸,我曾黄鹤楼前识。
过庭想见问京华,好为慇勤道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