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古风

忽辞鼓山行,便作径山去。

道人孤飞云,腰包咄嗟具。

两边兄弟间,杨岐一条路。

禅许众人参,院要大家住。

无是亦无非,何喜复何怒。

同粥鼓斋钟,等灯笼露柱。

佛眼接竹庵,云门透圆悟。

尔则有师承,心共成佛祖。

可笑世上儿,妄念分毁誉。

石火电光中,毕竟什么处。

所得能几多,造业不知数。

生死到头来,请问末后句。

穷汉未必穷,富汉岂真富。

入门相见时,此话莫错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ánshàngrénwǎngjiànjìngshānlǎoshíyùn
sòng / zhāngyuángān

shānxíng便biànzuòjìngshān

dàorénfēiyúnyāobāoduōjiē

liǎngbiānxiōngjiānyángtiáo

chánzhòngréncānyuànyàojiāzhù

shìfēi

tóngzhōuzhāizhōngděngdēnglóngzhù

yǎnjiēzhúānyúnméntòuyuán

ěryǒushīchéngxīngòngchéng

xiàoshìshàngérwàngniànfēnhuǐ

shíhuǒdiànguāngzhōngjìngshénchùshìzhéxué

suǒnéngduōzàozhīshù

shēngdàotóuláiqǐngwènhòu

qiónghànwèiqiónghànzhēn

ménxiāngjiànshíhuàcuò

注释
鼓山:地名,可能指佛教圣地。
径山:另一佛教圣地。
道人:僧人。
咄嗟:形容迅速。
杨岐:地名,与禅宗有关。
禅许:禅宗允许。
造业:犯下罪过。
末后句:最后的疑问或结论。
穷汉:贫穷的人。
富汉:富裕的人。
翻译
忽然告别鼓山,决定直奔径山去。
僧人独自飞翔在云端,行囊瞬间备好。
在这杨歧山间,兄弟之道只有一条路。
禅宗允许大众参悟,寺庙也期待众人居住。
没有对错,何来欢喜或愤怒。
一起享用粥饭,敲响鼓斋钟声,如同灯笼照亮夜空。
佛的目光穿透竹庵,云门寺的智慧深邃。
你有师承传承,心灵与佛祖共鸣。
世间人妄想分清赞誉和诋毁,实属可笑。
在短暂的人生中,究竟何处是归宿。
得到的有限,造下的罪孽却难以计数。
面对生死,最后的问题是什么。
贫穷的人不一定贫穷,富有的人也不一定真正富有。
当你们初次见面,这句话切勿轻率说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送别一位前往径山的道人,并通过这次分别,表达了自己对禅宗修行和人生哲学的一些思考。

诗歌开篇即刻画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忽辞鼓山行,便作径山去。”这里,“忽辞”表明别离来得突然,而“便作径山去”则显示出道人的决绝和坚定的修行方向。接着,“道人孤飞云,腰包咄嗟具”描绘了道人独自一人,携带着简单的物品,只身前往径山的景象。

在下一句“两边兄弟间,杨岐一条路”,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修行之路虽然孤寂,但却是众多修士共同追求的道路。紧接着,“禅许众人参,院要大家住”表达了禅宗对于参悟和共同修行的开放态度。

诗歌中间部分“无是亦无非,何喜复何怒”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这反映了作者对佛教中“无我”、“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世俗功利的超脱态度。

随后,“同粥鼓斋钟,等灯笼露柱”描绘了一幅僧众共同生活的和谐画面,而“佛眼接竹庵,云门透圆悟”则表达了对禅宗高深教义的尊崇和向往。

在诗歌后半部分,“尔则有师承,心共成佛祖”中,作者强调了传统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修行达到与佛祖心灵相通的境界。紧接着,“可笑世上儿,妄念分毁誉”则批评了那些被名闻利养所迷惑的人们。

最后,“石火电光中,毕竟什么处”表达了一种对尘世纷扰、瞬息万变的超然态度,而“所得能几多,造业不知数”则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在无尽的因果循环中的困顿。

诗歌结尾部分“生死到头来,请问末后句”表达了对于生命终极和轮回问题的深刻思考。最后,“穷汉未必穷,富汉岂真富。入门相见时,此话莫错举”则通过对比贫富的表象,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财富,追求精神上的充实和自由的信息。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佛法以及世俗价值观念的一系列哲学思考。通过这次送别,张元干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对待生活和宇宙的智慧态度。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画兰为李载章大尹赋

君不见春风二月三月天,桃红李白纷妖妍。

清歌妙舞欢未了,落英满地生愁烟。

又不见天南海北荒村道,极目萋迷总芳草。

牵愁引恨不知名,可惜流年为情老。

人生光景何匆忙,欢娱易过哀思长。

楚乡旧忆今无恙,湘江水碧湘山苍。

晴日宜晴雨宜雨,幽谷年年悄无侣。

荣枯喜乐两超然,老去心期只如许。

岁月悠悠忽复残,微霜欲度晓风寒。

依悽共结同心约,淡薄谁将冷眼看。

百亩幽芳连九畹,佳人一去何时返。

旧游衣佩向谁边,白石野篁孤月晚。

草色逢春处处芳,公门桃李满康庄。

惟应老谢庭前植,卒岁长含雨露香。

(0)

陌上见杏花

赤阑桥畔粉墙东,杏子花开树树红。

自是陌头春色好,赏心不与故园同。

(0)

丙戌岁除

初年朝旭旦,故岁徂景夕。

逡巡蚁旋磨,倏忽驹过隙。

拙劣应逃世,疏慵翻寝疾。

逢时独悲悼,抚己三太息。

弥增长年愧,末契养生术。

昔贤夙相伍,枚叟徒见七。

每有忧生嗟,忧来恨非一。

(0)

南京十咏·其六凤台春晓

金陵千尺凤凰台,台上春云向晓开。

绿草雨馀淮甸合,青山崖转楚江回。

谪仙此日知何在,丽句当年未易裁。

定鼎只今逢有道,九苞行复自天来。

(0)

送虞宪使考满之京

山东宪使何昂藏,铁心古貌眉发苍。

出入四朝荷天宠,操持一节飞秋霜。

海岱茫茫几千里,十年监部平如水。

只今报政趋神京,僚庶追攀情不已。

薰风杨柳城西亭,绮筵别酒倾银瓶。

一举十觞劝公饮,气酣感我千古情。

千古之情向公道,要使苍生乐熙皞。

内台黄阁正需贤,此去严程到须早。

(0)

歌风台歌

素灵夜哭秋郊月,汉祖吴钩三尺血。

芒砀云气从飞龙,咸阳竹帛随烟灭。

独屈群策驱群雄,汉中一旅红旗东。

韩郎对语识成败,董公遮说开天衷。

王者之师仁以武,诸侯效顺力如虎。

关河百战芟群雄,垓下一歌散强楚。

风尘荡涤天下清,万乘不忘布素情。

黄屋归来见乡邑,宴饮父老如平生。

酒酣拔剑高歌起,歌词激烈振天地。

雄志深知大业难,霸心尚思猛士倚。

群儿逐和声悠扬,起舞四顾何慨慷。

乐极哀来泪沾臆,魂魄千秋思故乡。

遂令此邑为汤沐,独承天宠何优沃。

四百休运同始终,三国遗民想兴复。

至今有台泗水滨,雄豪一去馀千春。

坏埒层层积苍藓,平原漠漠生黄尘。

我来正值清秋暮,桑柘萧萧叶飞雨。

泗水南流芒砀高,霸业王风复何许。

徘徊重是古帝郊,摩挲石刻心劳焦。

俯仰秋天莽空阔,杳杳鸿鹄凌风高。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