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寻虞山,君出不在家。
我归君来寻,迹类鸿雁差。
把酒牡丹后,园林净无花。
绿阴亦可爱,茗碗浮新芽。
迟留越信宿,谈笑补叹嗟。
莫易判风袂,后会未可涯。
我昨寻虞山,君出不在家。
我归君来寻,迹类鸿雁差。
把酒牡丹后,园林净无花。
绿阴亦可爱,茗碗浮新芽。
迟留越信宿,谈笑补叹嗟。
莫易判风袂,后会未可涯。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写画赠陈惟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惟孝的互动和相聚时光。首句“我昨寻虞山”表达了诗人昨日造访虞山的行动,而“君出不在家”则透露出友人不在的遗憾。接下来的“我归君来寻,迹类鸿雁差”通过比喻,形容两人如鸿雁般错过,但又在对方离开后寻找对方,充满了友人间的默契。
“把酒牡丹后,园林净无花”描绘了两人在牡丹盛开之后的园林中饮酒赏景,环境清幽,没有其他花卉,更显宁静。接着,“绿阴亦可爱,茗碗浮新芽”写出了他们在绿树荫下品茗的闲适,新茶的清香增添了相聚的乐趣。
“迟留越信宿,谈笑补叹嗟”描述了他们愉快地交谈,笑声中弥补了之前的遗憾和叹息。最后两句“莫易判风袂,后会未可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暗示尽管暂时分离,但友谊深厚,未来还有无数的相聚可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情的温馨与深沉,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相聚时光的珍视。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筛寒洒白乱溟濛,祷请功兼造化功。
光薄乍迷京口月,影交初转海门风。
细黏谢客衣裾上,轻堕梁王酒醆中。
一种为祥君看取,半禳灾沴半年丰。
金徽玉轸肯躇蹰,偶滞良途半月余。
楼上酒阑梅拆后,马前山好雪晴初。
栾公社在怜乡树,潘令花繁贺版舆。
县谱莫辞留旧本,异时量度更何如。
禹祠分首戴湾逢,健笔寻知达九重。
圣主赐衣怜绝艺,侍臣摛藻许高踪。
宁亲久别街西寺,待诏初离海上峰。
一种苦心师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
交梨火枣味何如,闻说苕川已下车。
瓦榼尚携京口酒,草堂应写颍阳书。
亦知得意须乘鹤,未必忘机便钓鱼。
却恐武皇还望祀,软轮征入问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