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慕奇胜,二纪遂兹游。
一麾远江海,弭节得夷犹。
进帆薄枉渚,挟策登崇丘。
望崖神已往,抚景意先投。
峰岫纷岝崿,林麓互绸缪。
初经洞穴险,渐陟层峦幽。
气侯易昏旦,涧壑殊春秋。
仰盻寒条荣,俯拾春荑柔。
暧暧赤霞歛,决决红泉流。
羽人既沦灭,遗迹千载留。
境寂虑自澹,理足分何求。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谋。
夙昔慕奇胜,二纪遂兹游。
一麾远江海,弭节得夷犹。
进帆薄枉渚,挟策登崇丘。
望崖神已往,抚景意先投。
峰岫纷岝崿,林麓互绸缪。
初经洞穴险,渐陟层峦幽。
气侯易昏旦,涧壑殊春秋。
仰盻寒条荣,俯拾春荑柔。
暧暧赤霞歛,决决红泉流。
羽人既沦灭,遗迹千载留。
境寂虑自澹,理足分何求。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郑学醇在临川游山的经历与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从山峰、林木到洞穴、溪流,每一处景色都充满了自然的魅力。作者通过“夙昔慕奇胜”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向往,而“一麾远江海,弭节得夷犹”则展现了他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旅程。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描写,如“峰岫纷岝崿,林麓互绸缪”描绘了山峰连绵、林木茂密的景象,“决决红泉流”则生动地展现了溪水潺潺流动的情景。通过“气侯易昏旦,涧壑殊春秋”这样的对比,突出了山中气候与季节变化的独特性。
作者在游历过程中,不仅欣赏了自然风光,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羽人既沦灭,遗迹千载留”一句,既是对古代仙人的缅怀,也是对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存在的一种感慨。最后,“境寂虑自澹,理足分何求”表达了作者在静谧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认为追求外在的物质或功利已经不再重要。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
山人昔日住山中,山中酒熟蒲萄红。
山人醉卧呼不醒,浩荡十日吹天风。
梦驾天风度寥泬,贝阙珠宫互明灭。
玉龙千尺拥冰髯,手挹银河弄明月。
仙人劝我金屈卮,更吹白玉双参差。
东风琪树花如雪,千片万片凌空飞。
恍恍魂神逐烟雾,起来却蹋孤山路。
瑶华满地不堪拾,骑驴直上梅花墓。
范宽善画老有神,恍然见我梦中身。
烦君更向溪桥畔,为写当时踏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