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瑞龟桥》
《题瑞龟桥》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百尺虹桥截海成,何劳驱石到东溟。

群游尽讶无天险,异迹还徵有地灵。

河上欢声齐万户,洛中馀瑞协千龄。

几人壮志能题柱,此地堪留驷马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瑞龟桥的壮观景象与传奇故事。开篇以“百尺虹桥截海成”一句,生动展现了桥梁的雄伟与壮丽,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直接从海面延伸而出,无需借助人力将巨石搬运至遥远的东海。接着,“何劳驱石到东溟”一句,既是对前句的补充,也暗含了对人工智慧与自然力量的赞叹。

“群游尽讶无天险,异迹还徵有地灵。”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瑞龟桥的神奇与独特,它不仅跨越了天险,成为了连接两地的纽带,更蕴含着深厚的地理灵气,让过往的游人们感到惊奇与敬畏。通过“群游”的反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瑞龟桥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和非凡魅力。

“河上欢声齐万户,洛中馀瑞协千龄。”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描绘了瑞龟桥带来的社会影响与历史意义。它不仅为沿河的万户人家带来了欢声笑语,成为了一座连接人心的桥梁,还与洛阳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见证了千年的繁荣与变迁。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万户”和“千龄”来强调瑞龟桥的深远影响和悠久历史。

最后,“几人壮志能题柱,此地堪留驷马亭。”这两句表达了对瑞龟桥的赞美与敬仰之情。诗人认为,只有那些拥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理解并歌颂这座桥梁的壮丽与价值,而瑞龟桥本身,就值得留下一座驷马亭作为纪念,供后人瞻仰与缅怀。这里的“题柱”典故,源自《世说新语》,原指汉代名士陈蕃在接待宾客时,不拘小节,甚至在柱子上题字以示欢迎,此处借以表达对瑞龟桥的崇高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瑞龟桥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与人文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十月暄甚人多疾十六日风雨作寒气候方少正作短歌以记之

昔我从行台,宿师南山旁。

仲秋已戒寒,九月常霣霜。

入冬即大雪,人马有仆僵。

土床炽薪炭,旃毳如胡羌。

果蔬悉已冰,熟视不得尝。

猎骑荷戈归,争献狐与狼。

是时意气快,岂复思江乡。

迩来四十载,馀景迫耄荒。

结茅镜湖曲,气候岁靡常。

残暑排不去,单衣作重阳。

霜晚木未丹,地燠草不黄。

玄冥失号令,疟鬼意颉颃。

忽焉风雨恶,纵击势莫当。

颇疑地撼轴,又恐河决防。

和泥补窍穴,乞火燎衣裳。

霰雪虽未作,疾疠幸退藏。

风炉荠糁美,瓦甑粳饭香。

比邻共安健,相与歌虞唐。

(0)

十月四日夜记梦

四客联辔来,我醉久不知。

倒衣出迎客,愧谢前致辞。

客意极疏豁,大笑轩须眉。

礼岂为我设,度外以相期。

衮衮吐雄辩,泠泠诵新诗。

共言携酒壶,扫地临前墀。

意气相顾喜,忽如少年时。

老鸡不解事,唤觉空嗟咨。

涉世四十年,贤隽常追随。

尔来风俗坏,动脚堕险巇。

森然义府刀,谁为叔度陂。

起作四客篇,捕影吾其痴。

(0)

十五夜月色皦然有顷云生遂不复见

北望但空阔,南望横群山。

青天无翳行素月,寥寥永夜非人间。

九酝浆成老仙醉,六铢衣薄天宫寒。

翠眉真人不火食,小立环佩风珊珊。

横空邀我海山去,缥缈万里骖青鸾。

相携一笑在云表,徐看玉宇飞金盘。

(0)

遥夜

遥夜雨声急,愔愔窗户幽。

开编尧舜在,得句鬼神愁。

同俗愚儒罪,容身壮士羞。

灯残不成睡,晓角动南楼。

(0)

睡起书触目

压架藤花重,团枝杏子稠。

渴蜂窥砚水,弱燕集帘钩。

入夏暑犹薄,投闲身自由。

午窗初睡起,幽兴付茶瓯。

(0)

溪上避暑二首·其二

短发飕飕彻顶凉,悠哉随处据胡床。

但怜鹊影翻残月,不恨蝉声送夕阳。

门巷阴阴桐叶暗,汀洲漠漠藕花香。

寓形宇内终烦促,安得骑鲸下大荒。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