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罗尊生》
《答罗尊生》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阅世知音少,何因遇子期。

每看高士传,愧勒北山移。

艺苑交如石,流年鬓易丝。

霜蹄开道路,历国总称奇。

(0)
鉴赏

此诗《答罗尊生》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诗中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阅世知音少”点明了诗人对于世间知音稀少的感叹,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人世间,能够找到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是多么难得。接下来,“何因遇子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遇到像伯牙这样的知音的惊喜和感激之情。“子期”在这里借用了古代典故,指的就是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知音的珍贵。

“每看高士传,愧勒北山移”两句,诗人通过阅读历史上的高士传记,反思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似乎在暗示自己与理想中的高士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自我反省和提升。这里运用了“北山移”的典故,原意是形容一个人意志坚定,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也能坚持不动摇,此处可能暗含诗人对于自身品格的期许和自我鞭策。

“艺苑交如石,流年鬓易丝”则描绘了诗人在艺术领域的交往如同坚硬的石头一般坚实,但时间的流逝却让鬓发变得如丝般细软,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转。这两句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霜蹄开道路,历国总称奇”以“霜蹄”比喻诗人及其作品如同经过霜雪磨砺的马蹄,不仅开出了道路,还得到了各国的赞誉。这不仅是对诗人成就的肯定,也象征着其作品和思想影响深远,为后人所称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对友情的珍视、对自我成长的反思以及对艺术成就的自豪,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佳作。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桐庐连夕大雨溪涨数十丈徙寓白塔山上方阁

苍莽川流会,浑酣海气嘘。

蛟龙改窟宅,雷电走空虚。

殷地翻坤轴,黏天浸日车。

高僧欲杯度,游客且楼居。

壮观真难值,幽怀亦少摅。

翩翩一鸟去,何必羡知鱼。

(0)

刘大虚喜神赞

画无老幼,形全神守。颊上三毛,端逢妙手。

少年角立,试辄不偶。不复掉鞅,名闻谷口。

量陂千顷,才不论斗。今踰八十,年其逮耇。

古人云用之则为公为卿,不用则山谷一叟。

(0)

和康晋侯见赠

儒生无力荷干戈,乱后篇章感慨多。

但拿笔头吟白雪,莫挑马箠渡黄河。

(0)

和黄元授送赵敦本赴万安宰

欲救斯民病久尪,想君家谱有奇方。

但须去恶犹去草,要使牧人如牧羊。

正值彫残经寇乱,还思激烈咏时康。

当年手种闲桃李,今日成阴总类棠。

(0)

任子严凌风阁

朱帘下瞰梅花发,百尺梢头挂玉钩。

人在半天攀玉蕊,山如方丈接瀛洲。

曾留深夜乘鸾女,相对谁家却月楼。

将此层轩拟东阁,正缘诗兴似扬州。

(0)

九日登鸿飞台

拄杖秋登何处台,天高风急雁声回。

疏林红叶纷纷下,绕径黄花细细开。

此地崔嵬聊试脚,明年强健更衔杯。

绿樽乌帽随时足,无用白衣人送来。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