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九》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九》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金水桥东谩卜居,趍朝日日侍皇舆。

心悬北阙青云近,日接南天树影疏。

远客风流应未减,诸公文采复何如。

痴儿无事烦深念,懒钝宁能读父书。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系列作品之一的第九首。金幼孜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同僚文采的赞赏。

首联“金水桥东谩卜居,趍朝日日侍皇舆”描绘了诗人每日忙碌于朝廷,与皇帝朝夕相处的生活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的情绪。“谩卜居”一词,意为徒然地选择居住之地,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不满。

颔联“心悬北阙青云近,日接南天树影疏”则展现了诗人对权力与地位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北阙象征着皇宫,青云比喻高官显位;南天树影疏则是对宁静自然之美的描绘,形成了一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颈联“远客风流应未减,诸公文采复何如”是对友人杨之宜才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他同僚文采的期待与好奇。这里使用了“远客”这一形象,既指远方的朋友,也暗含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尾联“痴儿无事烦深念,懒钝宁能读父书”则是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自我调侃。他以“痴儿”自喻,表示自己对于琐碎之事容易陷入深思,而“懒钝”则表明了他对读书学习的态度,暗示自己可能并不擅长或乐于深入钻研学问。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体现了明代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晚步

未暝先啼草际蛩,石桥暗度晚花风。

归鸦不带残阳老,留得林梢一抹红。

(0)

瑞鹧鸪·其二

江南残腊欲归时。有梅红亚雪中枝。

一夜前村、间破瑶英拆,端的千花冷未知。

丹青改样匀朱粉,雕梁欲画犹疑。

何妨与向冬深,密种秦人路,夹仙溪。

不待夭桃客自迷。

(0)

浣溪沙·其一

阆苑瑶台风露秋。整鬟凝思捧觥筹。

欲归临别强迟留。

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

此时情绪悔风流。

(0)

生查子·其八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

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0)

生查子·其四

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

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弦语愿相逢,知有相逢否。

(0)

六么令·其三

日高春睡,唤起懒装束。

年年落花时候,惯得娇眠足。

学唱宫梅便好,更暖银笙逐。黛蛾低绿。

堪教人恨,却似江南旧时曲。

常记东楼夜雪,翠幕遮红烛。

还是芳酒杯中,一醉光阴促。

曾笑阳台梦短,无计怜香玉。此欢难续。

乞求歌罢,借取归云画堂宿。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