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石洞僧·其二》
《和石洞僧·其二》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何处圆融是的传,本无奄处本无鲜。

我生太极才分后,谁见乾坤未辟先。

果老晦翁元不偶,定山石洞岂徒言。

鹫峰百尺竿头上,又舞溪云大雪前。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玄妙的意境,展现了对宇宙生成与道家思想的深刻探讨。诗人庄昶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象化,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哲思。

“何处圆融是的传,本无奄处本无鲜。”这两句开篇即提出了对宇宙本源的追问,暗示了宇宙的生成并非由任何具体之物所创造,而是自然流转、圆融无碍的存在状态。这里的“奄”字,意为“尽”,“鲜”则指新鲜或新奇,通过否定性的表述,强调了宇宙生成之初的混沌与无始无终的状态。

“我生太极才分后,谁见乾坤未辟先。”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宇宙的演化过程。太极,是中国哲学中的概念,代表宇宙的原始混沌状态。诗人在此处将自身置于宇宙演化之后,表达了个体生命相对于宇宙无限性的渺小感。同时,通过反问“谁见乾坤未辟先”,诗人引出了对宇宙创世之前的思考,暗示了宇宙的形成并非由某个特定时刻开始,而是自始至终、无始无终的动态过程。

“果老晦翁元不偶,定山石洞岂徒言。”这两句借用了道家人物如钟离权(果老)和朱熹(晦翁)的典故,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认同。果老晦翁虽为历史人物,但在此诗中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象征意义,暗示了道家思想对于宇宙真理的追求与理解,并非偶然,而是深藏于自然与人心之中,值得人们深入探索与领悟。

“鹫峰百尺竿头上,又舞溪云大雪前。”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鹫峰高耸入云,溪云在大雪之前翩翩起舞。这样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对于宇宙奥秘的追寻与感悟,如同在高山上寻找真理,即使面对严寒与挑战,依然坚持不懈。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哲理性的话语,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深邃的宇宙观,引导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宇宙以及存在的深层思考。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绝唱轩

问谁投笔早来过,春日华阳春睡多。

怀里锦空鲸已卷,松根苓长叶成窝。

诗无獭髓痕犹在,梦有鸾胶断若何。

洛下书生无苦思,我今饵药卧山阿。

(0)

送沈教谕·其一

师友渊源正,公卿誉望扬。

乡闾仍未达,世事故堪伤。

汗竹秋檠短,羹芹午饭香。

祇愁双鬓发,容易染清霜。

(0)

游仙词十首,并引·其六

才炊松屑饭胡麻,又见蟠桃一度花。

不为灵姝工服食,金盘那得枣如瓜?

(0)

师子林八咏·其八卧云室

老随云卧不朝天,空影长当木榻穿。

便是绣衣传诏下,空山且复伴龙眠。

(0)

题熊自得丛竹便面

漪漪绿捲镜中天,元子何须苦恶圆?

万叶千枝繁不乱,化工消息尽无边。

(0)

题二马图二首·其二

沙陀义儿御两马,正从梁晋争天下。

惜哉不见夹寨破,杨五功名竟独跨。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