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月生光,照我庭中竹。
道人发清啸,爱此茕茕独。
东山月生光,照我庭中竹。
道人发清啸,爱此茕茕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东山月生光",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明亮的月光照亮东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照我庭中竹",将月光与庭中的竹子相结合,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月光则增添了神秘和幽深的意味。
"道人发清啸",这里的"道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隐士的形象,他发出一声清脆的啸声,打破了寂静,但又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心的超然与自在。"爱此茕茕独",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孤独而独立的生活状态的喜爱,"茕茕独"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孤傲,也暗合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光、竹子和道人的啸声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生活的欣赏,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精神风貌。
野寺聊解鞍,偶见法华僧。
开门对西岳,石壁青棱层。
竹径厚苍苔,松门盘紫藤。
长廊列古画,高殿悬孤灯。
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
侧闻樵人言,深谷犹积冰。
久愿寻此山,至今嗟未能。
谪官忽东走,王程苦相仍。
欲去恋双树,何由穷一乘。
月轮吐山郭,夜色空清澄。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
昔时流水至今流,万事皆逐东流去。
此水东流无尽期,水声还似旧来时。
岸花仍自羞红脸,堤柳犹能学翠眉。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鲤鱼幸无数,愿君别后垂尺素。
归去不得意,北京关路赊。
却投晋山老,愁见汾阳花。
翻作灞陵客,怜君丞相家。
夜眠旅舍雨,晓辞春城鸦。
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
为问太原贤主人,春来更有新诗否。
西蜀方携手,南宫忆比肩。
平生犹不浅,羁旅转相怜。
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秋来取一醉,须待月光眠。
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济川。
长安非旧日,京兆是新阡。
黄霸官犹屈,苍生望已愆。
唯馀卿月在,留向杜陵悬。
鼓角城中出,坟茔郭外新。
雨随思太守,云从送夫人。
蒿里埋双剑,松门闭万春。
回瞻北堂上,金印已生尘。
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
剖符移北地,授钺领西门。
塞草迎军幕,边云拂使轩。
至今闻陇外,戎虏尚亡魂。
漫漫澄波阔,沉沉大厦深。
秉心常匪席,行义每挥金。
汲引窥兰室,招携入翰林。
多君有令子,犹注世人心。
河尹恩荣旧,尚书宠赠新。
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
夜色何时晓,泉台不复春。
唯馀朝服在,金印已生尘。
白日扃泉户,青春掩夜台。
旧堂阶草长,空院砌花开。
山晚铭旌去,郊寒骑吹回。
三川难可见,应惜庾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