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描绘了荷尽菊残的季节变换之美,展现了自然界中坚韧不屈的生命力。
“荷尽已无擎雨盖”,荷花凋谢后,荷叶不再能为雨水撑起一片遮蔽,形象地展示了夏日的繁华逐渐消逝,转而迎来了秋日的宁静与沉寂。这里的“擎雨盖”比喻荷叶在夏日里为荷花遮风挡雨的形象,如今荷尽叶枯,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循环。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虽已凋零,但仍有几枝傲然挺立,不畏严霜,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句诗不仅赞美了菊花在寒霜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姿态,也寓意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比荷与菊的不同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在描绘季节变换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江流九派浔阳分,几人到此悲离群。
千秋白傅传行迹,至今图画犹纷纷。
忆昔武相初被贼,首疏得罪由越职。
十年知遇感君恩,一语参商成远谪。
香垆峰下恣遨游,哀猿怪鸟鸣啁啾。
来船去马几相送,阅尽人间离别愁。
离愁别恨向谁写,忽听新声来月下。
推手为琵却手琶,无限芳心曲中泻。
教坊旧事剧凄凉,菊谱重翻暗断肠。
天涯沦落青衫客,江上飘零白发娼。
阑干泪尽低徊久,宾主情多还握手。
一船明月载芦花,半夜歌声迷古柳。
庐山峨峨江水深,终古销魂枫树林。
诗人商妇俱千载,一曲琵琶垂到今。
云本依龙翔,风亦附虎烈。
古来王佐才,往往待圣哲。
白水产真人,乃能显高密。
先生自枭雄,隆中愿荡涤。
卓哉一臣靡,赤手挽禹历。
浇浞既迭生,鄩灌且并灭。
君方娠有仍,臣也奔有鬲;
国亡四十年,兴灭复继绝。
祀夏伊谁功,万古冠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