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逾月未清游,宵旰常怀望雨忧。
讵止甘霖能起槁,恰当长夏解消愁。
亦来祈泽还归去,那似乘凉此重留。
喜便吟诗吟便置,何妨万景恁纷投。
名山逾月未清游,宵旰常怀望雨忧。
讵止甘霖能起槁,恰当长夏解消愁。
亦来祈泽还归去,那似乘凉此重留。
喜便吟诗吟便置,何妨万景恁纷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名山的向往与对雨水的期盼,以及在夏日玉泉山所感受到的清凉与喜悦。首句“名山逾月未清游”,表达了诗人因未能游览名山而产生的遗憾之情,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仍未有机会亲近自然,心中满是怀念。接着,“宵旰常怀望雨忧”则展现了诗人对雨水的渴望,夜晚和白天都心系着雨水的到来,担心干旱带来的困扰。
“讵止甘霖能起槁,恰当长夏解消愁。”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雨水对于干涸土地的滋润作用,不仅能够解除旱情,还能在炎炎夏日中带来一丝凉意,缓解人们的忧虑和烦躁。接下来,“亦来祈泽还归去,那似乘凉此重留。”进一步描述了雨水的短暂与珍贵,它来时带来希望与清凉,去后却让人依依不舍,难以忘怀。
最后,“喜便吟诗吟便置,何妨万景恁纷投。”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喜悦心情,他即兴吟诗,将心中的感受化为文字,同时也展现出他对周围万物的欣赏与包容,认为无论多么繁复的景象,都值得用心去感受和记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富有诗意而又贴近生活,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于辟是兴,皇用锡祉。苞有八业,侯茂侯采。
填填墉壑,有严庙宫。湛彼露斯,既沾既降。
湛彼露斯,于松于柏。是塈是掇,罔匪泽泽。
菀彼陵树,有烂其华。盈盈蓁蓁,光于邦家。
荡荡上帝,降监在兹。维辟时格,岂曰匪时。
其时伊何,厥阳载升。爰液乃濡,惠我孔明。
其昭伊何,曰帝攸绩。靡滥靡僣,甘澍斯穫。
明明昊天,是歆是臧。臣作诵言,告于万方。
簌簌窗前蚕食叶,知是尖风又吹雪。
烟消榾柮地炉寒,兀坐书空正愁绝。
后园脩竹委长身,戛戛声中都压折。
幽禽冻杀不知数,猛虎深林踪迹灭。
海底灵鳌亦伏藏,纵有长竿孰能掣。
冻芽满地未穿土,安得盈筐供采缬。
呼舟策蹇亦何事,来往搜奇徒屑屑。
人生有酒但宜醉,回首光阴真一瞥。
仰面呜呜双耳热,功名富贵吾何说。
只恐诗成不著题,铸错难聚九州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