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知何夕,相逢莫漫愁。
凉飔开北牖,新月挂西楼。
重惜经年别,贪延数刻秋。
明朝河汉隔,西向望牵牛。
今夕知何夕,相逢莫漫愁。
凉飔开北牖,新月挂西楼。
重惜经年别,贪延数刻秋。
明朝河汉隔,西向望牵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次韵鲁如晦七夕》,通过描绘七夕良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诗中的“今夕知何夕,相逢莫漫愁”表明诗人对于这特殊的夜晚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在与所爱之人的相遇中,不愿意有任何的忧虑。"凉飔开北牖,新月挂西楼"则是通过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而静谧的氛围,新月代表着新的开始和美好。
“重惜经年别,贪延数刻秋”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过去时光分离的珍视,以及对于短暂相聚时光的贪婪。这里的“数刻秋”指的是非常短暂的时间,但是在诗人心中却是弥足珍贵的。
最后,“明朝河汉隔,西向望牵牛”则预示着未来两颗星(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分离,以及对这份爱情无奈的眺望。根据中国古代传说,每年的七夕,天上的织女星与牵牛星会在银河相会,这里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面对不可避免的别离时那种复杂的情感。
紫云绛霭,高拥瑶砌。
晓光中、无限剖列。
肃整天仙队。
又有殊音欲举,声还止。
朝罢时。
亦有清香飘世。
玉驾才兴,高上真仙尽退。
有琼花如雪,散漫飞空里。
玉女金童,捧丹文、传仙诲。
抚诸仙,早起劳卿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