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陈正学理琴》
《闻陈正学理琴》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古风

闻君整琴待秋风,我欲从之魂梦通。

素麻髣髴苍髯翁,扬休山立崆峒东。

泪痕犹湿龙门桐,有曲无音悲天公。

猗兰未冷拘幽浓,那知斯道将遂穷。

山矸石烂冥感丛,枝蜩盘蝇迭相雄。

两耳年来怪不聪,群哇扰杂安于聋。

烦君为我调怔忡,流泉隐隐深涧中。

春温廉折各不同,声虽在指意在胸。

云飘柳絮风入松,恍然楼阁坐虚空。

伯牙所知何必钟,白鹤飞来采芹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chénzhèngxuéqín
sòng / liú

wénjūnzhěngqíndàiqiūfēngcóngzhīhúnmèngtōng

仿fǎngcāngránwēngyángxiūshānkōngdòngdōng

lèihényóu湿shīlóngméntóngyǒuyīnbēitiāngōng

lánwèilěngyōunóngzhīdàojiāngsuìqióng

shāngānshílànmínggǎncóngzhītiáopányíngdiéxiāngxióng

liǎngěrniánláiguàicōngqúnrǎoānlóng

fánjūnwèitiáozhēngchōngliúquányǐnyǐnshēnjiànzhōng

chūnwēnliánzhétóngshēngsuīzàizhǐzàixiōng

yúnpiāoliǔfēngsōnghuǎngránlóuzuòkōng

bǎisuǒzhīzhōngbáifēiláicǎiqíngōng

翻译
听说你正整理琴弦等待秋风,我愿随你心意相通梦境。
如同素色麻衣的老者,你在扬休山屹立在崆峒东方。
泪水还残留在龙门桐上,有曲无声,只为悲叹苍天无常。
猗兰的香气还未消散,谁能料到这道路将走向尽头。
山石破碎,冥冥中感受丛生,蝉鸣与蝇飞交织成雄壮。
近年来双耳似乎失聪,群声嘈杂,我却甘于静默。
劳烦你为我调整心绪,如深涧流水般低沉。
春天温和,冬天刚劲,各有各的韵味,虽然琴声在指间,但情感藏于心中。
云飘过如柳絮,风穿入松林,恍若身处空灵楼阁。
伯牙懂得的,何止是钟声,白鹤飞来,仿佛来自芹宫的邀请。
注释
君:对方。
整琴:准备弹奏。
秋风:象征着某种时机或心情。
魂梦通:心灵相通。
素麻:素色麻衣。
苍髯翁:老者。
龙门桐:借指悲伤之地。
天公:自然或命运。
猗兰:香草,象征高洁。
斯道:此道, 指艺术或人生道路。
山矸石烂:形容环境荒凉。
冥感丛:暗中感应。
枝蜩:蝉。
群哇:各种声音。
安于聋:甘于静默。
调怔忡:调整心绪。
流泉:流水声。
春温廉折:春天的温暖和冬天的寒冷。
意在胸:情感深藏内心。
云飘柳絮:描绘景象。
恍然:忽然。
虚空:空灵。
伯牙所知:典故,指知音。
白鹤:象征高雅。
采芹宫:隐喻高尚之处。
鉴赏

在这首诗中,刘黻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古琴与自然景观交融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友人陈正学理琴艺术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于音乐、自然和人生哲思的深刻体悟。

"闻君整琴待秋风,我欲从之魂梦通。" 开篇便以充满期待的情怀,等待着秋风的到来,以此作为契机,与友人的琴艺相融合,达到心灵沟通的境界。这不仅是对音乐的追求,也是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素麻髣髴苍髯翁,扬休山立崆峒东。" 这里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扬休山下立于崆峒之东,形象鲜明,既映衬出诗人对于岁月沧桑的感慨,也突显了对陈正学不仅是琴艺上的敬仰,更有深厚的情谊。

"泪痕犹湿龙门桐,有曲无音悲天公。" 泪痕未干的龙门桐,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忧伤与不为人知的音乐理想,这里的“有曲无音”表达了一种艺术上的无奈和悲凉,以及对世俗不解 音乐之美的哀叹。

"猗兰未冷拘幽浓,那知斯道将遂穷。" 猗兰花香尚未散去,拘束在幽深处的浓郁情感,是诗人对于陈正学琴艺之美、之独、之难以传承的深切体认。

"山矸石烂冥感丛,枝蜩盘蝇迭相雄。" 这里运用了山石、树木、虫鸣等自然元素,将自然界的声音与古琴的音色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和谐的音乐意境。

"两耳年来怪不聪,群哇扰杂安于聋。" 诗人自嘲自己的听觉已经迟钝,对于外界喧嚣声响感到困惑,却又宁愿沉浸在自己内心的寂静之中。

"烦君为我调怔忡,流泉隐隐深涧中。" 诗人恳请陈正学为他调弄琴弦,希望通过音乐来抒发和平息自己的忧愁,仿佛流泉在深涧中的低语,为心灵带来了片刻的宁静。

"春温廉折各不同,声虽在指意在胸。" 春天的气候万千变化,每一处花开都有不同的韵味,就像陈正学的琴声,虽然只是手指轻拢,却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和意境。

"云飘柳絮风入松,恍然楼阁坐虚空。" 云朵在天际飘逸,柳絮随风舞动,诗人仿佛置身于高楼之上,心灵与自然合而为一,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

"伯牙所知何必钟,白鹤飞来采芹宫。" 最后引用了古代琴圣伯牙和他的知音钟子期的故事,表明对于音乐的真正理解不一定需要华丽的乐器,有时候最简单的自然之声,便是最美妙的音乐。这也映射出诗人对于陈正学琴艺的极高评价,以及对友情和艺术理想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宿三里山家

元公开府控西州,伐暴招携赖壮猷。

八寨从风无吠犬,四山明月有啼鸠。

星辰影淡银河静,海宇凉生玉露浮。

画角五更催出洞,不知何日重来游。

(0)

和韵送时庵陈子归广右

芳庭对酌思沉沉,一幅琅玕万古心。

碧海归舟云树远,东风回驭落花深。

惜春漫作黄鹂调,恨别聊为白雁吟。

知尔凤毛成五色,朝阳时复听徽音。

(0)

二月二十一日清明如樵展扫·其八

独上高楼上,清歌一拊阑。

鬓斑春冉冉,心远路漫漫。

旧壁留题壮,新亭纵饮难。

吾衰知己甚,天暖觉偏寒。

(0)

饯侯戎院入闽·其五

追陪五花骢,祖饯万峰中。

薄暮山家宿,先秋凉气通。

驿楼更断雨,官角韵随风。

永念不成寐,明朝吾道东。

(0)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其七

绮席花间列,歌舟叶底穿。

清秋翻妙曲,白雪赋新篇。

旧赏浑无厌,兹来更有缘。

不知今夜月,犹得照潺湲。

(0)

楼台送暑之句再三歌讽浑欲伤秋再用韵纪兴·其四

楼台将送暑,花草半含秋。

三径绿云合,一天清露浮。

星河空有恨,月殿是谁讴。

牛女年年隔,不知曾颇忧。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