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斧谁初凿涧磻,拓开地险出天悭。
湫潭隐奥龙非畜,木石阴森鬼所寰。
劫火尘空遗井臼,枯禅骨冷堕榛菅。
如何大法临标季,不放摩尼照此山。
神斧谁初凿涧磻,拓开地险出天悭。
湫潭隐奥龙非畜,木石阴森鬼所寰。
劫火尘空遗井臼,枯禅骨冷堕榛菅。
如何大法临标季,不放摩尼照此山。
这首诗描绘了五泄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诗人以“神斧谁初凿涧磻”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暗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下来,“拓开地险出天悭”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险峻与天地间的稀有美景。
“湫潭隐奥龙非畜,木石阴森鬼所寰”两句,通过湫潭的深邃与木石的森然,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环境,仿佛龙与鬼怪都栖息于此。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想象力,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与灵性。
“劫火尘空遗井臼,枯禅骨冷堕榛菅”则转向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井臼的遗存与枯禅的痕迹,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而这些古老的事物如今被荒草覆盖,更显出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永恒。
最后,“如何大法临标季,不放摩尼照此山”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在季节变换之际,大法似乎并未能照亮这山,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隔阂或缺失,同时也引人深思佛法在现实世界中的实践与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泄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时间、佛法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耒耜见於易,圣人取风雷。
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
神农后稷死,般尔相寻来。
山林尽百巧,揉斲无良材。
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
薄茅以为友,短褐相与同。
勿妒市门人,绮纨被奴僮。
当惭边城戍,擐甲徂春冬。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
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
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蹋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
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朔风积夜雪,明发洲渚净。
开间望锺山,松石皓相映。
故人过我宿,未尽跻攀兴。
而我方渺然,长沙一归艇。
款段庶可策,柴荆当未暝。
与子出东冈,墙西扫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