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万家欢,高楼玉漏残。
舞留华月缓,歌袅绿云繁。
雪郭春初霁,烟城夜不寒。
尽桥垂柳外,游女佩珊珊。
灯火万家欢,高楼玉漏残。
舞留华月缓,歌袅绿云繁。
雪郭春初霁,烟城夜不寒。
尽桥垂柳外,游女佩珊珊。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元夕》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繁华热闹的景象。首句“灯火万家欢”展现了万家灯火通明,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接着,“高楼玉漏残”暗示夜已深,但高楼上仍回荡着滴漏声,象征着时光流转,佳节未尽。
“舞留华月缓,歌袅绿云繁”通过舞姿与歌声的描绘,展现出舞者在月光下轻盈曼舞,歌声如绿云般缭绕,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雪郭春初霁"进一步点明是元宵节后初春的雪后放晴,增添了清新之意。
“烟城夜不寒”写出了城市的夜晚因人们的热情和活动而显得温暖,不觉寒冷。最后,“尽桥垂柳外,游女佩珊珊”以柳树下的女子佩戴饰品行走,形象地描绘出元宵节游人如织,女子们身着华丽,步态轻盈的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明亮与温馨,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赞美和热爱。
臣门如市心如水,汉宫解识尚书履。
形若槁木心死灰,东郭子綦初隐几。
明珠走盘丸走坂,性不迁迁常止止。
蚍蜉战声如雷霆,渠自纷纷相我尔。
达人大观观万有,区中狭隘真一眯。
磨坚涅白自古然,不必饮牛憎洗耳。
对垂弧、引觞一笑,凄凉薄分天气。
丁年驰骛弓刀后,报国孤忠自许。堪叹处。
今老矣,强颜犹踵邯郸步。安能远举。
谩目送征鸿,梦劳胡蝶,无计便归去。
清闲禄,旧说天公靳予。何时松菊村墅。
生非燕颔鸢肩相,岂是觚棱鹓鹭。收拾取。
休直似、文渊定远空怀土。阿戎可语。
待乞得身还,屏伊世累,甘受作诗苦。
渐吾乡秋近,正莼美、更鲈肥。
顾安得相从,征帆衔尾,飞盖追随。
南中眼前事势,正相持、边腹一枰棋。
将谓灯明月暗,笑谈共和韩诗。谁知。催上王畿。
无计可,挽留之。想翠微深处,倚楼日望,天际人归。
中流江涛衮衮,藉烝徒、共楫属之谁。
回首西风过雁,料君为我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