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浦晓鸣榔,烟销江水长。
佳人爱绿水,渔父咏沧浪。
远雁云边下,芳荪露里香。
舟行意自豁,谁说是他乡。
春浦晓鸣榔,烟销江水长。
佳人爱绿水,渔父咏沧浪。
远雁云边下,芳荪露里香。
舟行意自豁,谁说是他乡。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舟中杂兴(其二)》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晨的江上图景。首句"春浦晓鸣榔"以渔夫晨起敲击木桹的声音唤醒了静谧的江面,展现了早晨的生机。"烟销江水长"则写烟雾消散后,江水显得更为开阔无垠,流露出诗人对江景的欣赏。
"佳人爱绿水"暗示了佳人的出现,她被江水的清澈所吸引,与渔父的"渔父咏沧浪"相映成趣,可能寓言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远雁云边下"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大雁翱翔于天际,增添了空间感和动态美。
"芳荪露里香"描绘了岸边的香草在露水中散发出清新的香气,为整个画面增添了诗意。最后一句"舟行意自豁,谁说是他乡"表达了诗人乘舟而行时内心的开朗与豁达,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感受到旅途的乐趣,没有过多的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