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壁灯寒近引光,慨然兴念古循良。
国中自赋民劳苦,天下谁才策富强。
盘错未能困虞诩,恩威久已信张纲。
读书不被周官误,重典疑非止乱方。
邻壁灯寒近引光,慨然兴念古循良。
国中自赋民劳苦,天下谁才策富强。
盘错未能困虞诩,恩威久已信张纲。
读书不被周官误,重典疑非止乱方。
这首诗《山庄雪夜寄怀秋浦明府(其二)》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古代循良官员的怀念与对当今社会治理的深思。
首联“邻壁灯寒近引光,慨然兴念古循良。”描绘了夜晚在山庄中,邻家的灯光微弱而温暖,诗人由此引发对古代公正廉洁官员的感慨与怀念。这里的“邻壁灯寒”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理想人物的向往。
颔联“国中自赋民劳苦,天下谁才策富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注,认为应当关注民众的劳苦,寻找有能力的人来推动国家的富强。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平与发展的深刻思考。
颈联“盘错未能困虞诩,恩威久已信张纲。”引用历史人物虞诩和张纲的例子,虞诩以智谋著称,张纲则以恩威并施闻名。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古代治国策略的赞赏,同时也反思了当前社会治理中可能存在的不足。
尾联“读书不被周官误,重典疑非止乱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不应因循守旧,而应勇于创新,以更有效的手段治理社会。这里“周官”可能暗指传统或僵化的治理方式,诗人提出质疑,倡导以更灵活和有效的策略应对社会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官员的怀念和对现代治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发展与创新的深切关注。
趁拍哀弦促。听泠泠、弦间细语,手间推覆。
莺语间关花底滑,急雨斜穿梧竹。
又涧底、松风簌簌。
铁拨鹍弦春夜永,对金钗钟乳人如玉。
敲象板,剪银烛。六么声断凉州续。
怅梅花、岁晚天寒,佳人空谷。
有限弦声无限意,沦落天涯幽独。
顿唤起、闲愁千斛。
贺老定场无处问,到如今,只鼓昭君曲。
呼羯鼓,泻醽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