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匡庵五首呈南音和尚·其二》
《匡庵五首呈南音和尚·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袈裟半摺地,乞取作茅庵。

扫叶閒书句,拈花小放参。

禽鱼知法喜,屠僧得阿含。

般若随方在,空生久不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的生活与修行状态,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首句“袈裟半摺地,乞取作茅庵”,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和尚朴素的生活方式,袈裟半折叠在地上,似乎是在寻求一处静谧之地,以茅草搭建小屋,隐居修行。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着,“扫叶閒书句,拈花小放参”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和尚日常生活的禅修场景。扫去落叶,闲暇时书写诗句,以花为伴,参悟佛法。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和尚在自然中寻找灵感,通过日常活动体悟佛法的过程,体现了禅宗强调的“生活即修行”的理念。

“禽鱼知法喜,屠僧得阿含”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和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禽鸟鱼虫似乎都能感受到他的法喜;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和尚对于世间一切生命平等慈悲的态度,即使面对世俗的杀戮行为,也能以佛法的智慧化解,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宽广胸怀。

最后,“般若随方在,空生久不谈”两句,总结了和尚的修行境界。般若是佛教中智慧的象征,意味着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发现并运用智慧。而“空生久不谈”则可能暗指长时间以来,和尚都在深入探讨和实践空无之理,这是一种对佛教核心教义的深刻理解与体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和尚日常生活和修行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在平凡中见伟大,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以及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慈悲之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次冷庵归田韵

投簪慷慨问归程,直向山中隐姓名。

删后有诗追大雅,醉来无梦到承明。

舟移别渚收残钓,春及西畴报晓耕。

回首宦途人扰扰,白头奔走负生平。

(0)

过彭城怀舍弟思正

漂泊彭城说二苏,我心应与昔人符。

弟兄感别添新恨,风雨连床是旧图。

万里有怀秋共杳,一宵无寐月同孤。

鸰原欢会知何日,窃禄清朝愧滥竽。

(0)

咏怀

万事真成算海沙,双轮谁解驻天车。

浮生寓世身如叶,薄宦劳心鬓易华。

红蓼夕阳吟处景,白云秋色望中家。

市朝不似溪山好,何日南归理钓槎。

(0)

次韵寄方彦卿

浮世红尘日日忙,一樽谁共洗愁肠。

陇梅欲寄春无便,池草初生梦有香。

抚罢焦桐怜古调,对残霜镜忆年光。

天南莫怪频回首,人在山中紫翠房。

(0)

晖吉大居士游阴那招韵

紫气翩翩入翠峦,千峰掩映出林看。

鸟鸣荒径谁知曲,星聚云间应识官。

石火烹茶谈古事,泉声和韵起新欢。

山灵歌舞君留带,琴鹤相随上急滩。

(0)

挽硕堂老人十章历序平生相遇之缘·其六

高峻门庭不易登,每逢寒食谒尊僧。

狂歌薤露逢蒿里,即事分题记得曾。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