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之之梅不易作,况乃藏自澹翁阁。
澹翁千载忠,补之一世雄。
元气擘裂乾坤冬,开卷洒然见二公。
孤山之月罗浮风,淡云万古吹不融。
黑埃黯惨翠羽失,小窗滉瀁重湖东。
尘心萧萧淡若水,卧看青天露如洗。
补之之梅不易作,况乃藏自澹翁阁。
澹翁千载忠,补之一世雄。
元气擘裂乾坤冬,开卷洒然见二公。
孤山之月罗浮风,淡云万古吹不融。
黑埃黯惨翠羽失,小窗滉瀁重湖东。
尘心萧萧淡若水,卧看青天露如洗。
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题杨补之梅》,以“补之之梅不易作,况乃藏自澹翁阁”开篇,巧妙地将杨补之的梅花画作与澹翁阁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神秘的艺术氛围。接着,“澹翁千载忠,补之一世雄”两句,既赞美了澹翁的忠诚,也赞扬了杨补之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形成了一种历史与艺术的对话。
“元气擘裂乾坤冬,开卷洒然见二公”描绘了画面中所蕴含的磅礴大气和深厚内涵,仿佛在冬日里展卷阅读,便能见到历史与艺术的两位巨匠。接下来,“孤山之月罗浮风,淡云万古吹不融”通过孤山的明月与罗浮山的清风,以及永恒的淡云,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纯净无瑕的艺术境界。
“黑埃黯惨翠羽失,小窗滉瀁重湖东”则通过描绘昏暗的环境与失去色彩的翠鸟,反衬出小窗前湖面的广阔与宁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深邃与静谧。最后,“尘心萧萧淡若水,卧看青天露如洗”以“尘心”与“淡若水”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纯净的追求,仿佛在静卧中仰望清澈如洗的天空,心灵得到了洗涤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补之梅画的细腻描绘和深刻解读,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自然与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